sdlyzf 发表于 2017-6-5 21:45 
”问题是,区别清楚 名义年利率和实际年利率,根据A(t)= A。(1+r)^t能推得Am(t)= A。(1+r/m)^(mt)吗? ...
hebdzhg 发表于 2017-6-5 20:33 
“一开始的100%就应该指明是名义年利率还是实际年利率”
一开始的100%,在A(t)= A。(1+r)^t中是名义年利 ...
”问题是,区别清楚 名义年利率和实际年利率,根据A(t)= A。(1+r)^t能推得Am(t)= A。(1+r/m)^(mt)吗? 
这样推导的式子有应用意义吗?“
先说上面你说的这段话。两个公式的r都是一样的,但是第二个r是名义利率,他的实际利率是(1+r/m)^m-1.要大于r,就像我在手写的草纸中所说的,名义利率是10%的按季计息的实际利率是10.38%一样。
上述两个式子不是推导的问题,更重要的要实际意义。比如银行喜欢按月计息,和按年计息差别就很大。
从你的回复中,又看到了一条揭示A(t)= A。(1+r)^t到Am(t)= A。(1+r/m)^(mt)推导错误的理由。
1.在讲述连续复利的公式中,A(t)= A。(1+r)^t与Am(t)= A。(1+r/m)^(mt)是推导关系,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也就没有下一步的连续复利公式A(t)=A。e^(rt)。
2、根据A(t)= A。(1+r)^t推导Am(t)= A。(1+r/m)^(mt),又看到了两个错误,一是数量关系不对,后者计算的利率大于前者计算的利率;二是,前后两个公式中同一个字母 r 表达的概念不对。
Am(t)= A。(1+r/m)^(mt)中的概念 r 是名义年利率,前面A(t)= A。(1+r)^t中的 r是实际(有效)年利率,在任何科学中的论证过程中改变概念含义都是不科学行为。
3、"上述两个式子不是推导的问题,更重要的要实际意义。"------这话是对的。
实际意义应是    A(t)= A。(1+r)^t与 Am(t)= A。(1+r(m))^(mt)的 关系。在 Am(t)= A。(1+r(m))^(mt)中分期后的期利率r(m)不是根据 r 除以 m 计算来的。二是在年利率 r 的基础上,根据情况确定的数字,例如,2017年春中国银行一年期的年利率是0.0175,半年期的(名义)年利率是0.0155。0.0155不是0.0175/2.   
这进一步说明,连续复利公式的推导是错误的。   没有连续复利的背景,对纯数学式子
Am(t)= A。(1+r/m)^(mt)可以求极限,得A(t)=A。e^(rt)。这与连续复利推导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