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欧洲时段,英国央行(BOE)公布了会议纪要,委员们全票通过维持0.5%的基准利率不变,并维持1750亿英镑的购债规模不变,且未提到有讨论存款利率问题。这使得甚嚣尘上的英镑即将沦为套息交易对象的论调暂时划上休止符,然而对于英镑的前途和地位的争论却依旧在持续。 量化规模最巨 英镑沦为融资踏板
“量化宽松政策”是经济危机爆发之后频繁见诸公众视线的词汇,为了有效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全球主要央行都推出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英国央行的量化规模是各国中相对最大的。据统计,美联储的量化规模是3000亿美元,日本央行的量化规模是每月1.8万亿日元,欧洲央行是600亿欧元,而英国起初是1250亿英镑,但是在8月6日的会议上,又追加500亿英镑的额度,达到1750亿英镑。
除了量化规模庞大以外,英国还是未来唯一可能扩大量化规模的国家。就在世界各国都在忙着为探讨建立一个有效的退出机制而不可开交之时,9月18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委员森坦斯却表示,英国央行的决策者将在未来数月内决定是否需要扩大资产购买计划规模。由此市场预期,英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持续时间可能会是最长的。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压低市场的收益率。目前英国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0.5%,极低的利率水平正令英镑追随美元沦为投资者的融资货币之选。标准普尔已于5月份将英国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调降至“负面”,称随着负债占GDP比例接近100%,评级遭调降的几率达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