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包容体,有来着不同人群的组合体。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呈现多元化、社会化得特征。那么首选对于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现象归类然后进行本质解析,1、经常在一起得不一定是朋友2、真正的好朋友不一定经常在一起3、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4、一般情况下,老乡关系好,不同地域关系要淡薄5、钱多好办事,请人办事先请吃饭6、追女孩要花钱和时间,钱多时间可以少,时间多钱还是不能少7、永远都有圈子,圈子里面总有是非8、了解一个人需要的时间最少要一年以上9、朋友间利益成分大,感情成分少10、莫名的竞争和攀比无处不在。
大学作为社会上得一个小江湖,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其本身具备着一个促使人适应社会的成熟的体系,社会交往中无非就是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而大学正是你步入社会的绝佳实验田。大学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群正是你将来要接触的绝佳样本,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一些工作过了的“大哥”们也加入到校园的队伍中来,弥补了大学生交际中“社会”的一面。这些新的样本会让你更好地学习到新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工作后再读研究生”这部分群体的特征,当然这个样本是常态普通样本(高素质、高地位的工作的再造人员不算入其中),主要以中低产阶级为群体来分析。因为在中国只有你在基层呆过,那么再进入高层那就游刃有余。所以底层的竞争反而更为激烈,风险性更大。就像动物世界中蚂蚁和蟒蛇的生存概率,蚂蚁在每一秒中都有被踩死的可能。而蟒蛇死亡的概率几乎为0,有谁活动不耐烦去踩蟒蛇呢?所以上流社会很难培养你应对险恶生态危机的能力,而底层的动荡和种群的激烈竞争反而可以培养出你“百毒不侵”的深厚交际功力。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三流学校的优秀学生出来后会比一流学校的优秀学生混得更好,因为他们培养了在名牌大学所学不到的“与形形色色人等打交道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在中国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中所必需的!
一般工作过(月薪2000左右的单位)的学生往往相比一贯就读的学生更加“理性”、更加“功力”,感情色彩会缺少很多,可能和工作环境有关。一般从这些学生身上你往往能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为了写作方便我将这个群体成为WORKED。WORKED一般具备“理性人”的最明显特征,永远是利益最大化为中心的。而且在WORKED眼中没有什么长期博弈,所有的博弈都是短期博弈。只要在短期博弈中获利了,立马进行CANCEL获取收益和对方结束博弈过程。不得不让人感慨WORKED的角色转换能力,更为称叹的是其表演能力堪称北影水平!很多单纯的大学生在碰到这些状况时候,总会困惑不解“怎么变化这么快呢,我咋就想不通呢”,其实WORKED不过是在随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通过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果断地作出ENTER OR EXIT的决定!如果价格连平均可变成本都满足不了,如果再不撤出会面临经营亏损。因此“雪中送炭”是完全不符合收益最大化行为,是属于公益事业应该由政府部门来提供。私人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来承担这种高尚的DONATION,况且雪中送炭的边际外部正效应很多,而受惠方有没有能力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回馈,私人个体自然不愿意“找麻烦”。所以WORKED一般对于这种弱势群体往往是避而远之,唯恐沾上晦气影响自己的经营扩展。所以在没有利益回馈的理性预期的条件下,帮助他人几乎成为了稀有的事件!比较奇怪的是现在中国社会有很多非主流、非典型事件,让人困惑不已。其实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那是相当地清晰和明确!有一青年A信奉宗教,喜爱行慈善之事业。在市场经济冲击的社会有此品德当属难能可贵,A经常花费不少资金去烧香买蜡烛拜佛,给寺庙也常常捐钱!人格之高尚难能可贵,令我赞叹不已!可是奇怪的是,A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却异常苛刻,斤斤计较不肯退让半步。不知道宗教的理念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其实我觉得,一个人不管他捐赠过多少给寺庙或者是拯救过多少条小狗,如果他不能够善待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他的亲人、朋友、甚至是邻居!那么他只是一个虚伪的道教士而已,因为他的捐赠不多是自己对于上帝的一种投资,期望上帝能够给予他丰厚的回报。可是为什么自己最身边的人需要帮助时候,这些人却无动于衷呢?因为他们投资上帝,上帝会让他们事业飞黄腾达,富贵显赫,而投资身边弱势群体很难会有所回报。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利润,也可以说这些人在向上帝祈求时,是在进行自己的精神消费!是在向上帝买事业保险,当他买好事业保险的时候还需要再进行利他主义吗?所以宗教的崇拜和利他主义的迷失并不矛盾,只不过是不讲究社会道德的利己主义的变形而已!
书本上往往告诉我们要以儒学的态度来为人处世,而这些为人处世的标准就成为了我们的明规则甚至是法律。但是在竞争激烈的人性江湖中,却是潜规则盛行下的利己主义的天下,“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可以说代表了西方经济学的精髓。只是当经济学中的理性人的理念附着在封建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会诞生交易成本极其高昂的厚黑文化土壤。而要改变这个现状,只能从上层建筑从法律、产权、行政制度等综合性的变革来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