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说中国典型的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西方近代发展的方向是走大航海路线,发展商业,把金子赚回来,遇到阻碍就抢。农业为工业服务,工业为商业服务。第三产业成为主要部分。第三产业的好处是发展科技,提升效率,改善福利,能耗低污染少。
中国人不拜金,多数拜官,是士农工商的思维。自古就比较资源丰富的国家强调经验,轻视探索。长者为尊的哲学体系一建立,首先搞的就是权力分配而不是生产发展。哪怕是一穷二白了基本上还是研究政治问题,从人际关系入手搞收入。所以一方面直接造成农业的负担长期过重,发展落后。另一方面又缺乏实探精神,自然科学长期停滞。更严重的是农业部门没剩余,科技没积累,工业就难以发展。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文化和科技交流的一片空白,商务的作用基本是0。等鸦片战争之后,国内经济体系被一分为二,城镇和工业是在对农产品的剪刀差优势下建立起来的。解放后的公社化和大跃进,又把本来就脆弱的农村经济拖垮,浪费了大量资源。伟大的文化和科学积累又在那10年的斗争里面几乎一扫而空。
改革开放后,发展极思维成为拉动经济的重点。只不过城乡分割的话,又从何拉动。很多的经济发展是政绩的指标而不是真正的产出和回报。众多国企,计划经济的遗孤,体现着垄断的低效高价和腐败,就业主要靠的是外需和外商投资,金融资本又没效率。
我觉得意识形态上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总结就是,中国人太喜欢做官,做长者,做官的要维护既得利益,不做官的千方百计去做官或者勾结贿赂,有妥协性。这个思维不是推翻了君主制就能改的,我们缺个真正的道德标准体系。仁礼孝弟那不是道德,只是对身份地位的划分标准,不是以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为目标的。没信仰的话做事情就会不讲前提和原则,只谈结果。所以跟人家循序渐进的发展不同,我们的模型是很复杂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2 11:49:4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