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2147 9
2009-09-26
跟大家讨论个问题:
        A和B两种物品构成的无差异曲线, 大多数情况选无差异曲线都是凸向原点,A物品的边际替代率MRSa=MUa/MUb,随着A物品消费数量增加,MRS和该物品的边际效用MUa是都是递减的,同向关系。
        对于凹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会是什么情形呢?首先随着物品A消费数量增加,A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点是不是没有问题,我感觉是没问题。但是边际替代率却是增加的,以至于消费者倾向更多多的消费,最后达到将全部收入I都用于消费物品A的极端均衡状态。
        我的问题在于:1、随着A物品消费数量的增加A物品的边际效用是不是下降的?
                                   2、说消费极端其实存在2个极端,一个是把收入全部用于A的消费,一个是全部用于B的消费,那到底倾向于A还是倾向于B,是偶然的,还是有怎么样的行为规律在起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6 15:28:07
1、提到无差异曲线,就没有“边际效用”的概念了;

2、倾向于谁,要看两者的交换比例,和无差异曲线在A、B轴的截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6 23:30:24
赞同楼上
1题。都在无差异曲线上,总效用都是想等的。而A的增加换来B的减少,谈论边际效用没意义,硬要把A得边际效用抽象出来,增加一单位A的效用,等于减少某单位的B损失的效用,它究竟递增还是递减无从得知。
第2个问题得看无差异曲线的具体形状了,一般无差异曲线与X,Y轴的截距短的那条轴所代表的商品,在一定收入预算约束下,全部消费掉此种商品,效用要大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6 23:37:28
高手来也 发表于 2009-9-26 23:30
赞同楼上
1题。都在无差异曲线上,总效用都是想等的。而A的增加换来B的减少,谈论边际效用没意义,硬要把A得边际效用抽象出来,增加一单位A的效用,等于减少某单位的B损失的效用,它究竟递增还是递减无从得知。
第2个问题得看无差异曲线的具体形状了,一般无差异曲线与X,Y轴的截距短的那条轴所代表的商品,在一定收入预算约束下,全部消费掉此种商品,效用要大些。
老兄这段时间积极的回答网友的问题,令人敬佩,赞一个~~~~~~

上面我的回答的1,主要意思是,一旦提到“无差异曲线”,就意味着,分析是基于序数效用论的,而“边际效用”是基于基数效用论的。

2的问题,则不单单要看截距,因为如果截距较长的那种商品,很可能因为价格较低而被选择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7 10:07:49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是关键,关键取决于其凹性还是凸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3 21:38:43
上面我的回答的1,主要意思是,一旦提到“无差异曲线”,就意味着,分析是基于序数效用论的,而“边际效用”是基于基数效用论的。

2的问题,则不单单要看截距,因为如果截距较长的那种商品,很可能因为价格较低而被选择消费。
我也同意你的观点,就是在分析无差异曲线是不能使用“边际效用”这种基于基数效用论的理论。
但是在国内的一些教科书上在分析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时却使用了“边际效用”。比如黎诣远的《微观经济学》P90 有“X对Y的边际替代率,实际上是边际效用之比  MRSxy=MUx/MUy" ,还有”由于消费者愿意以X1X2的X换取Y1Y2的Y,说明它们的边际效用相等。"
这是否有问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