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遗数或第一 遗产总数将增加到52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将于下月在波兰举行,届时中国将分别提交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与鼓浪屿的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申请。若获得通过,中国今年有可能与意大利并列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或第一
据韩联社6日报道,今年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32件世界遗产申请,其中包括12件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地点,中国两处遗产位列推荐名单之列。根据以往惯例,列入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的地点,获得通过的可能性都很大。如果两处遗产皆申请成功,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将由50处增加到52处。目前拥有51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今年申报了2处遗产,但仅有1处获得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由此,中国与意大利有可能都拥有52处世界遗产,共同成为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根据193个会员国共同签署的世界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2年开始对世界遗产进行认定。目前,总共有1052处地点被认定为世界遗产,其中814件文化遗产,203件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有35件。中国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后,开始非常积极推进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过去20年间,中国每年都有世界遗产申报成功,并逐渐跃居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拥有国。
不过韩国媒体指责称,中国在申遗过程中单独接触各国参加世界遗产大会的代表团,在世界遗产委员会中,中国的发言权也“有些过大”。
目前,韩国拥有12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含2015年申遗成功的“百济历史遗迹地区”。此外,还有1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世界纪录遗产。
世界遗产大会
世界遗产大会全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一般是审批哪些遗产可以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于2016年7月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幕。
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是ZF间组织。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的措施等。
公约规定了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批。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加保护。
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87个国家或地区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是目前加入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主要任务
世界遗产委员会承担四项主要任务:
1、在挑选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时,负责对世界遗产的定义进行解释。在完成这项任务时,该委员会得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帮助;这两个组织仔细审查各缔约国对世界遗产的提名,并针对每一项提名写出评估报告。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也对该委员会提出建议(例如文化遗产方面的培训和文物保护技术的建议)。
2、审查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当遗产得不到恰当的处理和保护时,该委员会让缔约国采取特别性保护措施。
3、经过与有关缔约国协商,该委员会作出决定把濒危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4、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对为保护遗产而申请援助的国家给予技术和财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