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405 3
2009-09-28

面对并购新形势中国钢企如何“偷师”米塔尔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面临巨大风险,同时,金融危机也为中国钢铁企业并购国外企业提供了机会。并购国外矿企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不但有利于中国钢企取得稳定的矿石来源,也可以为中国钢企未来在铁矿石谈判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国内钢铁企业顺应潮流,纷纷借金融危机之机大举并购国外钢铁生产企业进行海外建厂,如中钢集团收购中西部集团,首钢以打折价格拟增持更多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股权,鞍钢拟斥资1.6亿澳元增持澳矿企金达必等,中国钢企海外并购越走越远。
  然而,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并不仅仅在于规模的扩大和各自实力的简单相加,而在于通过优势资源的整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如何使并购重组企业最大限度地在并购的基础上实现各种优势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并购重组的威力,关键在于并购重组后的管理整合。在这方面,国际钢铁巨头米塔尔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米塔尔扩展的历史,更是一部兼并收购的历史,值得我们的钢铁企业学习和借鉴。
  世界钢铁巨头米塔尔所进行的每次收购都是基于他在印度尼西亚收购的经验所获得的,在最初的并购中,米塔尔的首要目标是低成本。其最初的并购大部分都选择了发展中国家钢铁企业,另一方面米塔尔更多选择的不是新建钢铁厂,它收购的对象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工问题、生产效率问题、采购问题、产品分配问题等等。米塔尔的智慧在于他选择低成本收购,虽然我国所有走出去兼并别人的企业都是基于这个理念,但真正能够掌握住分寸做到游刃有余的却是少之又少。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我们有些钢铁企业看重的往往是资本、品牌、渠道甚至于自身的强悍,孰不知低价陷阱的背后往往是温柔的坚强冲突。而米塔尔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运营工厂的效率及不断降低成本的能力。米塔尔对资源整合的杀伤力在于其符合当地文化与法制就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米塔尔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收购企业现有的设备,而不是放弃。米塔尔收购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对原材料的控制,其收购的目标企业都拥有原材料资产,具有采购能力。这与中国钢企的外层湖收购所不同,我们收购来的大多是过度竞争的资源消耗型企业或者竞争力随市场下降的企业。并购是为了利润,而不是为了产钢。这是米塔尔所仰重的,没有利润,宁可放弃规模。国内钢企恰恰相反,为了扩大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往往做简单的1+1算术,表面看规模大了,产能大了,但利润率下降了,企业叠加后的内耗增大了,侵蚀了原本规模的利润,拆东补西,到头来是亏本的游戏。
  对于米塔尔而言,规模并不是企业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消减成本来提高毛利润。米塔尔收购以研究为基础、有明确的战略作导向,没有弄明白之前,宁可放弃,而绝不去追求规模。米塔尔更清楚的是在不可能再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成本时,必须向高利润的技术导向型提高,这是米塔尔每收购一家钢铁企业必须首先要做的事情,不转型,只换人,不换脑筋,只有死路一条。而不少中国钢企收购的目的往往关注于先进的技术或专业的设备,或者基于荣誉上的紧迫与耀眼。米塔尔的做法是,在企业壮大之前,关注重点首先是成为市场和成本层面的领导者,规模变大并不是提升利润的方法,真正能够带来利润的是好的管理和好的运营方法。为此,米塔尔在所有并购历程中,一直保持较低的财务成本,而极少有银行贷款,靠自身积累或者资本市场融资,是米塔尔追求的积极的财务和融资策略。而中国钢企,仅仅善于输血,用企业的积累去填补兼并企业的亏损,却不善于资本运作,血输完了才发现,原来它根本就不具备造血功能。
  与米塔尔重视低成本、利润率,造血而不是输血,要利润而不仅仅是规模的做法相比,中国钢企的海外并购往往输在决策上,这里面包括对企业项目的风险决策、品牌与渠道的并购风险、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并购风险等等。而文化与价值观的并购风险才是我们实施海外并购失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
  米塔尔深刻的懂得并购靠机制而不是凭感觉、靠系统而不是借侥幸,靠调查研究而不是别人游说,这正是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必修课。米塔尔对《孙子兵法》的领悟并用于商战实践,有着其深刻的商业智慧。
我们的钢铁企业应该记住:低成本,利润率,资本化,控制资源,自我认知和敬畏对手,善于造血而不是输血才是成功之道,也是这么多年以来米塔尔不断扩展的精髓所在。对于我国钢企来说,米塔尔既是敌人,同时也是我们的老师,唯有知己知彼,青出于蓝,方能百战百胜。
fu: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是国内成立较早的大型管理咨询公司之一,是集团管理的权威机构。公司专注于组织行为与组织变革的实证研究和咨询服务,致力于为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提供从发展战略、组织变革、运营改善到文化管理、品牌营销的专业服务,咨询业务涵盖发展战略、集团管控、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兼并重组、企业改制、风险和内部控制等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0 22:01:36
这篇文章写的好,顶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0 23:32:40
lack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cultural differiences are major problems for chinese firm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 19:53:50
外部环境往往比内部环境更能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张。。。。在发张过程中,需要了解被并购方的企业文化,不仅知己,更要知彼。。。中国企业一定会走的更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