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暗战CEO
创业早期,每个人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一起成就一番事业。刚开始,创业团队都是以江湖式入伙的,股权安排方面比较平均,以体现平等的观念,大家也才有足够的动力去做事。然而,随着事业的慢慢壮大,这种“共产主义式”的公司治理结构慢慢会不合时宜,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一些致命的问题,从而引起创业团队的决裂。
这些致命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点:一、利益分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付出大于所得,会觉得股权分配不合理,希望重新调整股权;二、决策难题,当两个人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不同看法的时候,而且谁都不能决定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团队内耗。如果通过协商无法解决利益和决策方面的难题,那么通过台面下的争夺,暗战就不可避免了。
2009年9月期哈佛《商业评论》中的案例《董事长暗战CEO》就是一个这样典型的案例。两个人都是创始人:一个是董事长,法国的MBA,主管海外品牌合作;另一个是副董事长兼CEO,深谙本地市场,在开拓本地市场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这两个人的合作,就没有公司的今天。然而,当大家对公司的发展有不同的看法的时候,其矛盾纠结就非常难解了,既然正常途径无法解决问题,那就只好“暗战”了。
回想前一段时间真功夫的明争暗斗,就不能理解其中的纠结了。两个人都是创始人,而且是小舅子和姐夫的关系,当两个人对公司发展策略有不同看法,而且因为离婚导致亲情不再时,其中的矛盾就往往如同火山一样爆发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情理法方面的明争暗斗,还有没有通过调整公司治理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是这个专题的主题所在,希望大家都能够参与到其中的讨论中来。
董事长暗战CEO
刚从法国回来的汪硕伦将吴宇新约到一家法式餐馆吃饭,尽管两人表面波澜不惊,但内心都难免天人交战,各自掂量着自己手中的牌。汪硕伦想用法国的香颂和香酩掳获吴宇新的心。谁料,吴宇新根本不愿意听他拿文化说事儿,而且对法国人还颇有微词。吴宇新只关心他的葡萄庄园酒堡。话不投机,吴宇新先走了,留下汪硕伦独自伤神。汪硕伦不知该如何解决与吴宇新之间的矛盾。他寄希望于董事会为他投赞成票。但说实话,他并无胜算,因为吴宇新也会极力说服董事会同意他的想法。汪硕伦有些后悔在创业初期制定了那样一个“共产主义”的股权结构,他想是不是应该将其他股东或吴宇新的股份买下来?或是干脆将自己的股份卖掉,去普罗旺斯过逍遥生活?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