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dlqyp2004在2005-11-29 18:27:48的发言: 这些我知道。举个例子,假设火柴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由于科技发展,火柴的替代品增多,导致火材市场需求大幅萎缩,这时导致价格低于停业点。照停业点理论,大家应该关门大吉了,但这个行业并没有消失,说明有很多厂商没有倒闭。那些最后坚持下来的,我想可能有这些原因:1、他的预期。如果一位厂商认为市场最终会好转,对前景充满信心,那么他就不会退出;如果他比较悲观,那么他就会退出。 2、厂商的实力。如果厂商实力相对雄厚,那么他就能在市场不景气时坚持下去,否则就容易先跨掉。所以供给曲线应该还要往下延伸一小段。还有如果停业对员工信心是个沉重打击。松下公司在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经济大滑坡时,很多公司在亏损的状况下都裁员,但松下却不减一人,上半天班发一天的工资(原来上全天的班),结果员工大受鼓舞,齐心协力仅用两个月就把积压的产品推销出去。当然,我所论述的情况不包括季节性停业的(如高尔夫)
只要存在需求
就一定存在供给
价格比停业点低也不一定要关门阿,还有一个AVC...
我觉得
个别的厂家会选择退出,但是行业的话,就不一定了
火柴的替代品还有一个价格,成本,需求,消费者偏好等的问题吧

[em12][em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