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以柑桔为代表的广东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和形成了以柑桔、荔枝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业体系,并享誉国内外。但近年来,这些产品的市场先后出现过“卖难”的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生产问题,而是流通问题。如果不解决流通问题,要实现这些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广东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市场经济发育成长最高,工业化程度最高,流通业也最发达。显然,广东最有条件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基于流通导向下的农产品市场和生产预警体系。
一般而言,以流通导向型的 “农产品市场和生产预警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顺畅高效的连通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渠道体系、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且大中小市场协调发展的市场组织体系、分工合理且功能完善的仓储配送体系、快捷灵活的物流运输体系、敏锐高效且科学有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村市场风险控制和保险体系。这些体系大多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平台,是广东农村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支撑体系和基础条件。
在这五大体系中,目前最急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尽快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仓储、冷冻、保鲜、配送、分捡、包装、保管等一系列基础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进而建立起功能强大的农产品市场稳定和调节体系。
就广东的财力和基础条件下,完全可以在五至十年内,初步建成这一体系,从而基本根治目前广东特色农产品市场大起大落的难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