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09-2012年的快速增长后,二手车近几年陷入了缓慢增长状态,交易量一直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始终未能超过千万辆。不过,自2015 年下半年开始,这种尴尬的局面被二手车电商平台打破。二手车电商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让用户逐渐认知、接受并认可二手车消费。
同时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提升、国家解限政策的实施,二手车车源得到了有效补充,同时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2016 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首次突破 1000 万辆大关,年增长率达到 10.33%,达到1039.07万辆。这是国内二手车市场首次突破千万交易量,也是近四年来第一次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上述数字看起来似乎非常振奋人心,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千万级别的交易量规模,其中归属于二手车电商平台的份额却极小,仅占整个市场份额1%左右。
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主流B2C电商平台共上传车源16.4万台,当月9.76%车辆完成交易;以此计算,B2C电商平台的交易量占当月二手车总交易量(108万辆)的1.49%。
相比以往各家平台自行发布的报告,汽车流通协会在数据处理上显然谨慎许多。据介绍,统计方抓取数据后排查掉了所有重复车源,也没有将不涉及交易功能的网络平台数据计算在内。
由于12月的表现也是二手车电商的最新水平,因此可以界定为,二手车电商目前在二手车整体交易量中的占比为不到2%。而在6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4月份月度数据显示,主流B2C电商平台共上传车源16.9万台,当月3.42%的车辆完成交易;以此计算,B2C电商平台的交易量仅占当月二手车总交易量(101.87万辆)的0.57%。
二手电商平台经历了疯狂烧钱的阶段,虽然目前不能说完全失败,但至少是阶段性失败。任何的新兴行业在发展之初,都会面临着一些鱼龙混杂的问题,因为行业体系规范的缺乏,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二手车电商是一个超低频、获客成本非常高的行业,再加上超长的交易链条,交易难度大大增加。
归根结底,运营效率和服务的落地,是二手车电商能够匹敌传统二手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实际上,二手车电商是否真的有希望在这些方面超越传统二手车商,现在看来还很难。而更大的问题在于,目前的二手车电商并没有消除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未能解决二手车市场长久以来的双方不信任痛点。
实际上,信任问题也是中国与其他二手车市场市场发达的国家最根本的差异。数据显示,二手车与新车交易量的比值在美国为3.85:1,在德国为2.37:1,在日本为1.45:1。然而,我国这一数值仅为0.38:1,为美国的十分之一。根据美国交通局的统计,美国每1000人的二手汽车拥有量是780台,二手车数量占到80%以上。
二手车行业存在的这些固有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二手车业态上,以互联网面目出现的二手车企是为了颠覆传统的业态,包括买卖的不透明。但当跟传统二手车行业直接对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这种冲击带来的后果就是以前存在的问题在这些互联网企业身上一样没少,譬如消费者买到事故车、调表车、泡水车等等。对于想颠覆传统交易模式模式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