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921 3
2017-06-22
直播平台从去年的百团大战到今年已经逐渐进入红海领域,接下来的短视频成为投资风口。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53亿,预计2017年,短视频用户将达到2.42亿人,增长率为58.2%。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垂直类短视频APP的渗透率是19.3%,用户规模超过1.3亿,平均每五个移动网民中就有一个是短视频用户。
另外,短视频也是资本追捧的对象,2016年,短视频成功的融资项目超过30笔,融资金额达53.7亿,包括视频、公众号、网红等各种内容风生水起。然而,看似前途一片大好的短视频内容创业背后,却处处布满暗礁,暗藏5大深坑。
一、短视频走出蛮荒生长,总局监管步步收紧
进入2017年,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在监管层面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短视频当前面临的主要政策管控手段有:短视频平台资质门槛和内容审查监督。监管从以前的平台方自审自律逐步走向主体责任明确、专业监管机构介入、监管方案细化的成熟监管体系。
2016年12月,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各类网络平台,应获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并不得转发网民上传的自制时政类新闻节目。
上线于去年年底,定位为主打资讯阅读的短视频平台--梨视频,因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资质(即视听许可证),于今年2月初被北京市网信办等部门责令整改。
梨视频遭整改,是网生内容政策步步收紧的重要信号。
此次梨视频无证事件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视听许可证的市价几近翻倍。在全国共计588家持视听许可证单位中,传统媒体占据大半壁江山,其余大多是有强大资本实力的民营互联网视频企业。
在此次梨视频持证风波的影响下,持有视听许可证的“壳公司”变成了香饽饽,而选择出售许可证的都是早期政策宽松期办证的民营企业。在梨视频事件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视听许可证一证难求,而且价格已经被炒到3500万元以上,将近翻番。成为“唐僧肉”的视听许可证将进一步抬高短视频行业的准入门槛。
本月7日,微博、今日头条、腾讯等媒体被约谈,因涉嫌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低俗媚俗之风等问题,网络大V卓伟、全明星探等被封号、咪蒙遭禁言。
可以预料,在今后的短视频内容创作和平台分发中,靠渲染八卦猎奇、恶搞色情等低俗内容来博取眼球的“下三滥”,将很难再出现,此举将进一步遏制草根创作内容UGC的生存空间。
二、BAT大树底下寸草不生,短视频进入寡头时代
2017年3月31日,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召开短视频战略发布会,宣布其旗下土豆网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让土豆网在阿里文娱的生态助力下全力进击PUGC领域。并推出20亿元补贴的“大鱼计划”,转型后的土豆网将成为阿里文娱短视频战略的重要落棋点。
而就在土豆网宣布转型一周前,由腾讯领投的短视频平台快手宣布完成D轮3.5亿美元融资。另一边,百度已经看上了人人视频。百度其实也早在视频上发力,旗下拥有爱奇艺、PPS,更有百度影音播放器。据艾瑞数据显示,百度视频APP的月度独立设备数已经达到5626万台,位列综合类视频聚合APP第一名。至此,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短视频平台,一度让短视频变得炙手可热。
在中国互联网圈,有种说法,要想判断某个行业是否火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去看看BAT有没有参与。显然,进入2017年,随着BAT的入场,短视频已经进入寡头时代。
从中国互联网的过往发展来看,只要BAT所染指过的产品,所过之处几乎寸草不生。例如,在手机应用市场、团购网站、视频网站等领域均是如此,今天的短视频领域也定概莫能外。
随着BAT的进场,短视频兴起后所带来的第一拨市场红利已被收割完成。此时的短视频行业,无论如何都应该是绕道而走的虎狼盘踞之地。高能预警,前方BAT进场,短视频危险慎入!
三、内容同质化严重,但头部内容稀缺
以短视频平台“快手”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快手每日视频上传量超过几百万条。在这庞大的数字背后,内容却大多归纳为三大类:玩模仿、秀萌宠、拼搞笑,戏称短视频吸睛“三板斧”,成为博取用户眼球的“惯用伎俩”。
例如,在短视频分发平台秒拍上,搜索“幽默 搞笑”,立即弹出“幽默搞笑大叔”、“幽默搞笑大湿兄”、“幽默搞笑大王”、“幽默搞笑小王子”等成百上千个相似用户名。这些活跃在秒拍平台上的UGC主播,其发布内容大多以趣味配音、街头恶搞、山寨雷人等话题为主,甚至同一条视频换个标题进行二次转发。
此外,一些UGC主播在巨大的流量诱惑下,为了夺人眼目,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不惜用低级趣味作为噱头,导致怪异行为、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等标签也一度成为短视频低俗内容的重要素材来源。
当前,国内的短视频质量大多比较粗糙,精耕细作的头部优质内容非常稀少。而且内容大多集中在明星八卦泛娱乐等领域,娱乐、搞笑等成为最拥挤的短视频赛道,机会空间已经非常狭小。对比美国YouTube上的短视频,国外的短视频已经发展到科技、体育、医疗、发明等这些较为烧脑的领域,而且制作质量非常精良,绝大部分是原创。
在渠道获取已经不是难题的今天,“内容为王”的原则永远是内容创作的第一真理,短视频急需优质的原创作品。未来单纯靠娱乐、模仿、恶搞等内容吸引用户的短视频创作者和短视频平台必定会陷入困境,只有致力于提供有差异化、高质量的头部原创内容,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行业站稳脚跟。
四、商业变现难度大,80%公司处于金字塔底部
经典的“短视频行业教科书”告诉我们,短视频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广告、电商和用户付费。
但是,我国视频行业结构呈金字塔状,以工作室和公司形态的内容制作公司在15000家以上,其中超过12000家,80%的公司处于金字塔的底部。其余20%的公司,则处于短视频金字塔的腰部和头部。
短视频行业内只有极少量的头部内容,凭借早期树立的短视频IP品牌和自身囤积的流量池,将市场上大部分的广告红利和用户付费资源瓜分完毕。
此外,一些腰部内容和少量垂直大号,如《一条》、《二更》等独角兽公司牢牢控制电商变现的资金和渠道。
处于80%金字塔最底层的“公司”,一般团队规模在10人以内,受制于资金和技术能力等因素,制作出的短视频内容不够新颖,层次不够高雅。由于流量不稳定,单纯依靠流量分成,难度极大。因此这部分处于金字塔塔底的小型PGC团队,彻底沦落为给短视频平台打工的纯内容制作方角色,仅靠平台分成艰难度日,生存处境不容乐观。
五、超级网红可能性大减,难有新“Papi酱”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年,而短视频让网红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更捧出了全民爆款的超级网红Papi酱。2016年3月,Papi酱获得罗辑思维1200万融资。而此时,Papi酱团队的估值也达到3亿元。这笔融资像一枚重磅炸弹,炸醒了每一个关注着短视频内容创业的创业者,人人都梦想成为网红,分得网红经济的一杯羹。
还记得去年7月吗,一份来自“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权威调查报告显示,竟有48%的95后大学毕业生走上了“不就业”的道路,梦想去做网红主播。而这都是Papi酱“惹的祸”!
Papi酱一夜爆红,但这个“红”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仅过了几个月,罗辑思维宣布撤资Papi酱终止和其合作。步入2017年,Papi酱更是人气大减,后劲不足。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近期第三方“原创作者影响力排行榜”上,一位名为“办公室小野”的原创短视频播主以1500万+的总播放量超越Papi酱登上第一名的王座。对Papi酱自身作品而言,出现10万+点击量的速度正在减慢,视频播放量较最高点缩水90%。
结语
新入场的短视频,要靠“差异化和垂直化”突围。内容创业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除非你能找到有如头发丝那么“细”的领域,才有可能没有竞争对手。但主流的垂直领域,美食、育儿、科技、旅游,你现在进场已有泰斗存在。我如何分得一杯羹?垂直化不够,还要找到差异化。差异化就是怎么样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2-11 22:10:41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11 22:10:59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2-11 22:11:15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