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5-12-5 17:51:00
以下是引用社会微积分在2005-12-5 12:25:52的发言: >

请问老兄消费市场需求是什么?还不是有效需求,即有够买能力的需求,没有钱的人得不到需求的。而计划经济下不存在企业之间市场,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企业供给另一个企业原料或半成品而赚钱的情况。那么需要做的就是怎样才能均衡的调拨原材料或半成品给每一个生产单位,只要社会各产业的比例协调(需要计算),那么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消费市场的某一种产品就可以绝对过剩的生产(但前提是各方面比例协调的情况),如果比例协调的整体情况下,某种产品由于技术在当成还不成熟,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就少,就可设定一种虚拟不种在的产品作为定价标准计算不成熟产品的分配环节的定价以及不断提节至到技术成熟可以大规模生产为止,而充足的产品价格是非常低而长期稳定不变的。

在计划经济下谈“有效需求”多少有些可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卖多少钱,不是根据需求来的,而是按照政府制订的计划进行的。我们姑且不论政府是如何制订计划的,也不说这样的计划是否真的是有效率的,我们来考虑一下企业的行为。计划经济下,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利润(实际上,也不可能追求利润,因为价格、产量、品种都是安装政府下达的指令完成的),这样的企业还有没有动力进行革新呢?生产力怎么能提高呢?

我不是完全否定计划经济,但是我觉得计划经济是一种理想模式,至少在现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也不是极力吹捧市场经济,因为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现实中,没有一个国家是完全市场经济,也没有一个国家是完全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市场经济需要政府适度的宏观调控,而这种调控不是单纯的行政指令计划和政策,更重要的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Pareto Improvement。

我希望我们研究和学习经济学的人,不要一看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第一反应就是联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虽然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18:3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18:4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18:4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18:5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19:0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19:28:00

计划经济的本质是在保证社会各项业比例调的情况下开足马力生产,这样每个人的平均利益及消费水准会得到最大化

怎么保证?信息从哪里来?调查每个消费者?

计划经济现在,从技术手段上并非不可行,现在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运算能力以数学理论完全可以解决问题

可能吗?以中国为例,要实现你所描述的最优,必须解这样一个问题:假定有10亿消费者(可能会有10亿种偏好序列),10万种商品(政府得计划10万种不同的商品税率),假定生产投入只有两种要素L和K。首先,政府定价和决定工资水平,因为只假设了10万种商品和两种生产投入要素,计算量还不算很大;第二步:对10亿消费者做效用最大分析,考虑最简单的情况(没有externality),对于这1,000,000,000个消费者,每个消费者得解一个(100,000+1)×(100,000+1)(微分)方程组;第三步:政府得解一个更庞大的方程组来实现SWF的最大化;。。。。。。有能解这样问题的超级计算机吗?我估计你会说有,实际上,不可能有!就算有超级计算机,要收集如此完备的信息,可能吗?

所以说,你所描绘的计划经济只是个理性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4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5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1:18:00

1、计算机网络。我们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结果都要等几个月才能出来,那么即时处理巨大即时数据的可能性有吗?即就是在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只能记录极小部分的消费者行为。把遍布全国乡镇山村的商店的计算机直接或分级连接到中央处理计算机上,代价巨大。

2、税收。你提到,计划经济下,每个人都会享受到高福利。没有税收,福利靠什么支持?政府的诸多开销(包括你说的计算机网络)靠什么支持?难道计划经济下,个人收入也是直接由政府分配的?这样的话,人的天生惰性还会使个人努力工作吗?

3、生产。计划经济下,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动力在哪里?所有人都吃同样的东西,穿同样的衣服,坐同样的车?因为生产同一产品对资源利用最优。假如今天这个企业打算生产手机,明天项情变了又去生产汽车,后天又是飞机,再后天又是宇宙飞船,结果什么也没有生产 — 市场经济下,企业追求的是利润,你所说的这样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4、偏好。偏好当然不能直接作用于生产,但是偏好会影响消费,从而应该通过市场影响生产。偏好会刺激需求,需求作业于供给(生产),才会有“空调”的发明。计划经济下,新发明是如何被“计划”出来的呢?假如有些人喜欢飞机,他又没有钱,你能解决他的偏好吗?— 偏好不是要来“解决”或“满足”的,偏好是在分析个体在一定的Budget Constraint 下达到效用最优的一个必要工具。

5、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调配消费品 — 根据什么原则或者什么SWF调配呢?

6、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不需要企业也不需要企业家,需要的只是经济工程师 — 不需要管理者?人都是以劳动为乐趣的完美人?

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我甚至认为马克思更像是一个政治家或哲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05:39:00
以下是引用社会微积分在2005-12-5 20:44:14的发言: >

市场经济调查了每个消费市者么???依据每个消费市者的个性生产了么?

没有,当然没有,没有可能这么做,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下还是在市场经济下。但是,在市场经济下,每个单独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总消费都有作用,而总消费需求在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作用于供给,使市场趋于均衡。计划经济下,政府或者其代理机构怎么知道要生产多少呢?这种生产考虑需求吗?盲目的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09:49:00

小生愚见

以下是引用疏林萧萧在2005-11-28 11:49:09的发言:

学了那么久政治经济学理论,我一直很疑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实质的不同

  资本主义就是政府没风险,人民冒风险的社会。

  社会主义就是政府冒风险,人民没风险的社会。

  现在的社会都界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某一百分比上。

  不过一旦达到了风险极限,大家都进入了乱世了。因此无论是政府或是人民都会有一个互助和互利的关系。

  从政府到人民有一个梯队存在,不一定是金字塔形的稳定结构。

  市场经济就是风险投资宏观调节的社会。

  计划经济就是风险投资整体控制的社会。

  调节的好了就能控制了。

  调节的社会靠的是人的主动性和个性,而要控制社会就要发挥人的创造力和共性了。

  主动性不一定是什么好的初宗,但有创造力的事物是经过社会的承认的。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调节的是社会的风险程度,后者调节了社会的风险精度。

  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控制的是社会的风险程度,后者控制了社会的风险精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0:47:00
以下是引用yuwei8在2005-12-6 9:49:40的发言:

  资本主义就是政府没风险,人民冒风险的社会。

  社会主义就是政府冒风险,人民没风险的社会。

  现在的社会都界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某一百分比上。

  不过一旦达到了风险极限,大家都进入了乱世了。因此无论是政府或是人民都会有一个互助和互利的关系。

  从政府到人民有一个梯队存在,不一定是金字塔形的稳定结构。

  市场经济就是风险投资宏观调节的社会。

  计划经济就是风险投资整体控制的社会。

  调节的好了就能控制了。

  调节的社会靠的是人的主动性和个性,而要控制社会就要发挥人的创造力和共性了。

  主动性不一定是什么好的初宗,但有创造力的事物是经过社会的承认的。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调节的是社会的风险程度,后者调节了社会的风险精度。

  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控制的是社会的风险程度,后者控制了社会的风险精度。

基本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1:5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1:5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0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1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2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2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2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23:00
以下是引用社会微积分在2005-12-6 11:57:36的发言:

谁说不需要管理者?我没这样说,计划经济只是不需要企业和企业家,只需要经济式程师的管理阶层。

好。

既然有管理者,那么管理者的能力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从而影响生产成本,是吧?假如有两个工厂,一个在北京(A),一个在南京(B),都生产同一种产品,A的成本比B的低,或者说A的生产率比B的高,(如果我们假定A有一个能力强的管理者或管理团队),怎样分配他们的工资呢?假设每个月,利用相同的资源,A生产了价值1000万的产品,而B只生产了800万的产品,这200万的差距由谁来承担?从管理者的工资中扣除?这样的生产叫有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3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4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4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4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50:00
以下是引用社会微积分在2005-12-6 11:55:56的发言:

全社会几乎都是整合在一起的,就好比一个超级公司内部调动资源,反正都是自己的东西,直接无偿调拨就行了,也就是说这些生产组织都不赚钱也没有赢利性质。而工人和管理者的工资是来自国家印发的钞票,这个组织都不赢利又何来税收???

社会保障从哪里来?一些天生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他们的收入从哪里来?工人的工资可以通过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来分配,那么管理者的工资靠什么标准来分配?低能力人的收入低,怎么才能使大家都享受高福利?

看了你对计划经济的描述,我感觉这是个“梦想经济模式”,本来想用“理想”这个词,后来一想,理性还有可能会实现。因为,在这种“计划经济”下,根本忽视了“人”,忽视了人的本性,忽视了人性天生的弱点,忽视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2:5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