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网系列文章:
令人忧虑的“国进民退” http://www.china-review.com/lawweekly.asp?id=5157
“国进民退”,是从2002年开始的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中一个被频频提及的现象。为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在这些计划中,几乎是明显地向国有企业倾斜的许多政策,正促使各种经济资源再次向国有企业集中回流。这种大规模向国有企业的“国进民退”现象,并非第一次发生。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刺激经济计划的出台,这种“差序格局”在瞬间被放大,成为社会热议焦点,“计划体制变相复归”?“计划体制思维的巨大惯性没有转变”的疑问不绝于耳。焦虑背后,实则为民众对30年来经济改革前景、发展预期与自身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对于“国进民退”的忧虑正在商界、学界悄然蔓延。有数据显示占社会资源60%的国有单位对GDP的贡献率至今仍不足30%,却在4万亿投资大计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光环下,近90%的项目却被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包括相当大比例的基建项目和工业投资项目;民营企业几无参与,民间资本并未在资本版图里占据有利地位。这种声音并不十分悦耳,但却真实而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