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49 8
2009-10-09
高锟成功的关键两步:1948年,从上海移居香港;1996年,从香港移居美国。      

                能人都想往外跑。应了评书里的一句话:“君不正臣头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详见:http://15938388355.8.sunbo.net

          高锟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 折射中国教育科研环境彻底失败!
  
    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不少,而且每次只要获奖国内媒体都得大肆宣扬,让我有种自己获奖了的幻觉;但标题无一例外包含两个字“华裔”,意思即获奖者已经加入外籍而不是中国国籍身份了,很奇怪的是这次主流门户网站改成很微妙的另外两个字“华人”,并在内容上对其国籍含糊其辞,这应当就是所谓的向主流靠拢吧,国人竟然已经无聊要靠一名外国人来振奋人心给自己自豪感,即可悲又可叹,所谓主流媒体及精英人士自卑心理可见一斑!
    
    我还想知道的是,另外两名获奖的美国人,是什么“裔”,美国是移民国家,我相信他们还是有自己的祖裔的,他们的“祖裔”应该如何因应、又是如何因应的?
    
    从这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可看出,中国人从不缺乏智力超凡、创新能力超强的人,但无一例外是外籍身份更可看出,我们的教育、人文环境有多烂,再有才华的人在中国这片土壤上也失去了创新能力、科研精神动力;僵硬的八股文应试教育体制将一个个未来科学家扼杀在摇篮里,培养出一群毫无生气、缺乏创新欲望的次品,且惊人的一致;看看高先生的成就,作为中国教育体制制定执行者有没有脸红过?
    
    
    作为中国人,可以为高先生庆贺自豪,更要为自己身处这样的教育环境、科研环境、人文环境而悲哀!

引自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330890.shtml

同感啊同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9 12:23:45
呵呵,这个问题还用探讨吗?台湾和香港都是弹丸之地,人家都各有不止一所学校进top50,最高好像都 能排到20几名。
而我们所谓的泱泱大国。国土将近1000万平方公里,人口占世界的1/5,也只有清华算是勉强进了top50.这已经说明了所有问题了。其实什么也不用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9 12:24:24
呵呵,这个问题还用探讨吗?台湾和香港都是弹丸之地,人家都各有不止一所学校进top50,最高好像都 能排到20几名。
而我们所谓的泱泱大国。国土将近1000万平方公里,人口占世界的1/5,也只有清华算是勉强进了top50.这已经说明了所有问题了。其实什么也不用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9 12:34:46
走向奴役之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9 12:50:58
大陆教育的官僚八股作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9 20:20:14
从这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可看出,中国人从不缺乏智力超凡、创新能力超强的人,但无一例外是外籍身份更可看出,我们的教育、人文环境有多烂,再有才华的人在中国这片土壤上也失去了创新能力、科研精神动力;僵硬的八股文应试教育体制将一个个未来科学家扼杀在摇篮里,培养出一群毫无生气、缺乏创新欲望的次品,且惊人的一致;


太对了!!!
国人兴奋的是:看,不是我们天生的缺乏这缺乏那;而是制度使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