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财政部会计司发布《2017年工作要点》,CMA作为第四方面被重点提出。同月28日,总会协发布《2017年工作要点》,CMA被列入第二大工作要点。吸引主管会计工作的两大权威机构双重关注,并大篇幅阐述实施细节,CMA究竟有何魅力?
CMA的受关注度其实是与我国面临的经济转型节点密不可分的,早在2014年,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曾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组织的“中国CMA系列讲座”上如是说:“如果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那么,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的重点就在于大力培育和发展CMA。”CMA
CMA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账房先生”的角色,更加注重培养财务人员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的能力,工作职能完全吻合信息化时代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更高要求,CMA成为国家重点人才培养方向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CMA呢?
CMA作为新一代财务管理者的国际财务认证,与AICPA、CFA并称为全球财务领域“三大黄金认证”,并素有财务界的Mini-MBA的之称。因为CMA对于财务管理者的培养方向与行业紧缺CMA人才职能高度切合。
目前,中国银行、强生、卡特彼勒、统一、雀巢、联想、用友、新东方、平安集团、兵装集团、威高集团等上千家一流企业已开始在招聘中明确标明CMA持证者优先,并将CMA作为晋升高管的重要考核条件。
随着CMA的受关注度逐年提升,考试难度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
据统计,自2009年我国引进CMA以来,考试难度成每年上升10%增长,且最近一次考试,考题难度可界定为容易的比例不足20%。
因此,对于财务工作者来讲,尽早考取CMA认证无疑是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