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65 1
2009-10-10
2009年10月09日 16: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无论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是对大学生自身成长,都取得了预期效果。大学生村官在广阔的农村闯出了一番新天地,一些问题也在其成长道路上暴露出来。
  从大学生自身看,有的大学生工作能力尚有欠缺,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发挥作用不够明显,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工作的需要;有的大学生扎根农村的信心和决心不足,存在浮躁心理,身心还未能全部融入农村工作和生活中去。
  从外部环境看,基层对大学生村官工程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认为大学生村官这项工程是短期行为,大学生在农村工作的时间不会长,所以交任务、压担子不够,等等。这些都成为制约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瓶颈。
  俗语说“文火熬靓汤”。熬要讲究火候,要熬之有道。要让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还得靠像汤红星这样的基层干部给大学生村官们一个平台,给大学生村官“熬”的机会。简言之,就是在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过程中,在抓好“选”的同时更加注重“育”,加强教育培训和考察培养,解决一些大学生村官不适应农村工作的问题,提高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农民服务的素质和本领,帮助大学生村官从细微处融入农村工作,学会做农村人,说农村话,做农村事,在经过农村工作的磨炼后,真正成长起来。(刘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10 09:03:15
基本上沦为书记、村长的写手;代上课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