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252 2
2017-07-08
SCI论文写作没有别的窍门,也没有所谓的发表捷径,只有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积累有用的句子。


  1、大量阅读文献


  这个是老生常谈了。没别的办法,硬着头皮读吧。借助自己的专业背景及取词软件的帮助,进行阅读。看不懂不要担心,如果看不懂文献的思路设计,起码也要知道大体的框架结构。届时在写作文献时可以找到该篇文献,看看该篇文献是怎么写的。将别人的句子转化为自己的内容。但不能完全照搬,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2、积累有效句子,多积累,同一话题也可多积累。


  除非是精读状态,否则一天看的文献量绝对会多于一篇。在同时看多篇文献时,不但要比较不同文献的研究意义,还要比较思路设计及相同领域中语言写作的特点。如某项研究中提到XX药物联合XX药物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Femur head necrosis, FHN)的疗效,而另一项研究中提到其他方面治疗FHN的疗效。就可摘录不同文献内的句子。如患者纳入标准与淘汰标准写作、随机分组、预后评估、数据分析等。这些均可记录下来,为防止大家记不住,推荐大家把文献的题目记录一下,免得以后找不到。


  积累分纵向积累与横向积累。所谓的纵向积累就是将别人论文中提到的整个论文的写作方法积累一下,横向积累就是相同的领域多积累几篇文章的句子。如患者分组的标准进行分组整理,便于融会贯通。以后自己写论文时就可以将别人论文的句子进行合理的修改,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个不算抄袭,无非就是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在做积累时也要适度积累一些衔接词,毕竟积累的句子,经常会显得衔接性不好。选择合理的衔接词,行文不会显得啰嗦。再者,句子不会显得散乱。


  积累句子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学习别人写作的习惯。国人在写论文时习惯这样表述:XX与XX相比具显着性差异。XX与XX相比,不具显着性差异。大家很容易漏掉P值,其实这是很不严格的。统计显着性以一定的P值为依据,不写P值显得很不严谨。再比如,大家常在写作时出现类似字眼,如摘要中出现“结论:该法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小,治疗方便安全,不仅改善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等。该方法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一篇文章中,作者前面的结果部分肯定会提到毒副作用(side effects)的大小,安全性与改善生活质量这些其实是一些推论性的字眼,可在正文的讨论中阐述。因此,在写作摘要时直接写 “该方法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即可。没有必要完全按照你自己的行文去写作,还是要看一下发表的SCI论文的行文特点。这样文章的语言才会准确。同样的,数据处理方面也要选择阐述该story的最相关的数据,科学地处理数据。综合起来,发表的可能性才会提高。


  所有的事情或者知识,累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一定会爆发,滴水穿石,这就是累积的力量,找对方向,路一步一步走,总会走到终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7-8 09:40:44
楼主分析的有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8 09:49:51
行走的青年 发表于 2017-7-8 09:40
楼主分析的有理
谢谢 多交流啊!欢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