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978 0
2017-07-10

氢燃料汽车优势尽显

氢燃料电池其实是一种发电装置,它的燃料就是氢气。氢气从燃料电池的阳极进入,氧气从阴极进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电流并生成水。氢具有来源广泛、大规模稳定储存、持续供应、远距离运输、快速补充等特点,在未来车用能源中,氢燃料与电力将并存互补,共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跟普通汽车相比,以氢燃料电池为发动机的汽车排放物只有水,实现了零碳排放,没有二次污染。跟电动汽车相比,一般电动车受电池储存能量限制,充一次电续驶里程在200公里左右,充电时间也动辄几个小时,用户存在“充电焦虑”。而加氢和加油一样,只需要几分钟,而且加一次氢续驶里程可达500—700公里。而最具优势的是,氢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工业废气、风水发电等均可带来充足的氢气。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日益受国家政策支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再次寄予厚望,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燃料电池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在补贴政策方面,2016—2020年其他“二纵”的补贴额度会大幅退坡,但燃料电池车的补贴额度不但不减,有的车型还有所增加。

完善产业链 突破技术和能源布局是关键

“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燃料电池,这是以前没有的局面。”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里清多年前就瞄准了氢燃料电池产业,而最近两年的产业动态尤其让他感到高兴。同时也看到,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

据了解,氢燃料电池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是膜电极,其重要性相当于电脑和手机的芯片,而国产膜电极在耐久性和性能上还有待提升。目前国产膜电极的寿命最高能达到8000小时,国际上最好的水平是10000小时以上,这也直接决定了氢燃料电池的寿命。

作为产业界人士,胡里清的感受是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相关零部件的生产流水线、生产工艺等配套稀缺,仅靠几家燃料电池企业单打独斗,产业化投入不够。而在日本,燃料电池产业各个环节都有企业在做,这对于燃料电池降低成本、推进产业化十分有利。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不够,由于每座燃料加注站的建设成本高达200万美元,相关企业对于加注站的建设一直不太热心。一方面,除非有大量的氢燃料汽车上路行驶,才会有企业愿意去建设燃料加注站;而另一方面,由于足没有够多的燃料加注站供消费者使用,所以汽车制造商也不太情愿生产这种汽车。现在国内加氢站数量应该还是个位数。在国内加氢站中标价800万,补贴400万,实际建设成本400万左右,比加油站要贵一倍。

    除了汽车领域之外,燃料电池还在其他很多领域可以得到应用,这些领域包括无人驾驶飞行器、深海车辆和家庭备用供电系统等。如果国家制定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政策,正式把氢气作为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规划氢气的制取、运输、存储和利用。汽车制造企业以及能源企业在研发上积极投入,政企合作,则氢燃料加注站的数量就会开始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