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看我们这片牧场上的农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也就是很流行的一个词文化怎样。
农民都是中国人,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没有人可以不受其影响。
柏杨有句话: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
象牙塔这个神圣的地方也不例外。
别看这里的人知识渊博、顶着让人敬畏的头衔,有着令人敬佩的身份,可是仔细的看看,发现他们的行为跟市场上吵吵闹闹、讨价还价、顺手牵羊、插队加塞的市民没有任何区别。
我们来看看。
1.
内斗。自古就有文人相轻的传统,现在一样,并且有发扬光大的趋势。竞争是好事,可是倾轧、打击就是另一回事了。
2.
官僚文化。从校到院。只见专业官僚,不见教育家。这个很要命,官僚是争位子、保位子,无非就是一个权力,而教育是为真理。官僚领导之下怎可出大师呢?只会出奴才。
3.
立山头、拉帮结派。这好像也是传统。近亲繁殖实际就是这个东西在作祟。
4.
弄虚作假。从立项申请一直到成果发表、评价、评奖,贯穿始终。
5.
没有公益心。什么叫做公益心?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付出。当然自已最终也可能获益。老师教好学生,本是职内的事,我现在得把它放到公益心里了。哎。老师又花了多少时间在学生身上呢?再看看教材,中国学生用的教材真的是不忍心去读,可是谁愿意多花点时间去好好编一本教材呢?对于学习,一本好的教材真的是再好不过的东西了。可以影响千千万万的学子,可是我们就没有。至于其他的,对人的要求更高,我就几乎不提了,比方说当伯乐、为他人的研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等等。
6.
信仰缺乏。本来从事学术的人,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人,修养都应该很高。按理来说,总得有点信仰吧。可是现实是:没有。看看,有信仰真理的吗?有信仰“上帝”的吗?也许,他们连信仰都没有理解。
7.
需求低级。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分析,看看他们停留在那个层次?一心赚钱,需求也就是在第二级。最多也就是第四级,可是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需求的上到第六级——超自我实现需求。这一点,马斯洛老先生尽管并没有讲清楚,但足够说明了。
实在太多了。李宗吾总结中国的历史的两个字:厚黑,用在这里并无不当。柏杨的酱缸也恰如其分。
具体的例子我就不举了。随处可见、比比皆是。
中国人做不出好产品,好设计,跟得不了诺奖,说到根子上都是一样的病因。
再说一点题外话。要想养一只世界级的羊,肯定的什么办法都尝试,什么羊都养,可是,我们的村长呢,只让村民养某些品种的羊,而且呢,规定用什么方法养,你说这可以成功吗?
中国为什么不能得诺贝尔奖,这是一个大问题。
从小的方面来讲,就是今年诺奖的课题。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从大的方面来讲,这是人类最大的一个问题: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的无理性。
回答了这个问题,会比爱因斯坦还伟大,诺奖根本就不足以来证明它的份量。
奥尔森,看到这个问题,肯定会紧锁眉头,转身回到办公室,日思夜想。
奥尔特罗姆,今年的了诺贝尔奖,可是他能解开这个问题吗?
所以我说,应该授给我的。
有一个问题我很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国民对等红灯的几秒钟急不可耐,为什么对至今未得诺奖就这样心平气和,没见有人高声疾呼,没见有人拍案而起,没见民众上街游行,要知道,这个事情对于每一个人都意义非凡。
牧场的草地,被破坏,就会沙漠化,沙漠化之后就会起沙尘暴,再也不是那几个养羊的村民的事了。
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