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05-12-5 20:09:00

二、有关反垄断问题和产业选择问题:

(第115楼)、zy603:陈教授,我有以下两个问题:1、我观察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伴随着的是这个地区的资源优势、技术创新或者企业家精神,那么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应当扮演何种角色呢? 2、创新和发明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作为聪明、勤奋的中国人,在近代这些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成就,我们应该首先从何处入手去改变这种局面,为创新、发明的大量出现提供最适宜的土壤呢?(金钱和商业条件似乎只是使人们更多地把心思用到邪门歪道上去!)

答:产业集群的形成确实需要一定的条件。我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徐强的博士论文就是以浙江的产业集群为研究主题的。他认为,产业集聚有技术、市场和自然资源的影响,又有政府行为、人文环境和竞争机制的影响。其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的供给、市场环境的维护和经济活动的指导。所以政府在这方面的角色还是很清楚的,是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不是“制造”产业集群。有空你们可以找这本著作看看,题目是《产业集聚因何而生——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09:00

(第71楼)、龙兵尊者:我想问一问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反垄断和产业选择问题,东北地区政府之所以采用地方保护的国有企业垄断方式,主要是为了实现税收(繁荣)和就业(稳定),在破除垄断过程中,税收大幅下降,地方企业破产,大量失业带来萧条和不稳定,成为单纯的其它省份的市场,因为东北地区无论是在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皆无优势,如何进行产业选择?换句话说,如何建立东北地区的有经济效益、有竞争力的非公有经济产业群?

答:东北地区产业机构的调整可以考虑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抓紧整合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有传统优势的制造业方面如机械、造船方面重振雄风;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建筑等第二产业和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满足市场需求。不能说东北皆无优势,而是说有一些优势还没有发挥,有一些优势需要重新认识和整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0:00

(第57楼)、苹果圆周率:尊敬的陈教授,长三角地区经济由于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以及纺织品出口受限的问题的缘故,致使经济增涨减缓。我想问您当地政府,企业应采取什么相应措施?为什么?由于2005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数据普遍比去年同期放缓,浙江的经济增长会不会就此开始步入低谷,甚至导致产业空心化呢?谢谢!

答:长三角地区历来是中国的首富之地,也是向中央财政上缴税赋的重点地区。这十几年发展迅速主要是靠产业优势和人才集聚的优势。但它的致命弱点在于资源需要外地供给,市场要靠外销。因此,要解决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出口受限等问题,只能是抓紧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至于浙江经济,我看不必担心,因为它的市场化程度很大,市场自动会进行调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0:00

(第15楼)、geniuskiller:宁波当前家电号称中国继顺德,青岛以后第三大生产基地,请问您对宁波未来家电发展的前景如何看待?还有宁波有大量的小家电产业主要集中在慈溪余姚两地,以贴牌生产为主,您认为宁波家电未来的发展如何处理贴牌与创牌的关系。

答:宁波未来家电发展还是要以贴牌为主,因为进行研发需要很大的资金和比较长的时间。余姚、慈溪的小家电企业还是跟随战略为主。当然有条件的时候,要开始创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1:00

(第17楼)、zhangweiguo:请问,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集群”与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中的“企业”的内涵有何区别?二者都可以节约市场交易成本,那么产业集群的边界是否在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某一点上?谢谢!

答:产业组织中的产业集群与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中的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具有外部分工性质,后者是具有内部分工性质。亚当.斯密认为,所谓小企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外部分工”性质的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业的生产联合而形成的群体。而这确实都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间仍是市场关系,比如要进行交易活动的结算。所以产业集群不能作为与市场、企业相对应的第三极出现。它的边界应是在产业链条上的某一点上(如昆山和东莞的电子产业集群),而不应该是在企业与市场的某一点上。这是我的看法,可以再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1:00

(第34楼):木杉:中部开发

目前国家和学者层面上的经济区划有67、……10个之多,其中涉及到中部崛起省份,不少被看作为既是珠三角、长三角等等的经济腹地,划分比较混乱;而在中部地区,中原城镇群、武汉大都市圈在争夺中部领导权,请问陈甬军教授,你如何看到目前国家在东部、西部着重开发中的中部地区经济区划划分,中部地区该如何才能真正突破行政区划和国家政策层面上的弱势而发展提速?

“中部崛起”需要合力。六省要统一协调,努力做好规划和指导。至于市场份额和领导权问题,应由市场来解决。“合则赢,散则输”,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部省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1:00

三、有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第91213楼)

annabellew:陈教授,你好!如果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湾的经济和政治会有什么影响.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孰轻孰重?

Waiw:福建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陈教授怎么看?以前好像看过你写过相关文章?

Duanshide:我想向陈老师请教一个问题:随着台湾的在野党的领导人到祖国的大陆来访,并在相关的经济贸易的往来方面达成了相关的共视,这对于两岸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在未来的两岸经济的经济发展合作中,如何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进行互动。谢谢。

答:“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战略性的概念,也是一个经济性的概念。它的提出,不仅继承了过去“山海协作”、“海峡西岸繁荣带”概念的一些内容,而且从更高的战略角度,整合了国家统一和地区发展的有机联系,为福建省的战略定位和长远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所以说它是一个战略性概念,有别于一般的战术性概念。这里要特别感谢在福建主政的卢展工书记——我们的宁波老乡在这个概念形成方面的主导作用。

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我想特别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更是一个经济性概念。所谓经济区,就是以经济联系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划,它与行政区,即以行政关系强制形成的行政区划,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经济学早就有要按照经济区划来组织经济活动的内容。但现在福建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的运用,却有把它当作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来应用的趋势。结果给人们的印象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福建省,福建省就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样下去,就会造成由福建省一家来唱海峡西岸发展这出戏的局面。这样就很可能出现与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性概念的初衷相背离的局面。

准确的表达应该是,福建省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但并不等于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全部。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省为主体的,包括浙江、江西、广东甚至湖南部分区域以经济联系形成的经济区域。有了这样的定位,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福建省就应该是实施面向东部(台湾)、打通南北(长三角、珠三角)、拉住西部(江西、湖南部分)的策略。这样才能使福建真正融入全国发展的大潮中去,摆脱孤军(闽军)奋战的局面,从而在区域发展中提升自己的地位。

马上就要离开工作了二十五、六年的福建了,借这个机会我把以上这条建议送给福建人民,送给卢展工书记。衷心祝愿福建繁荣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2:00

四、关于经济学教学体系和经济学家等问题

(第47楼)、why:陈教授:您好!2005年,您参加编写的经济学教材获得第五届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您能否就目前的经济学教材说一点了?经济研究上国老一篇有关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也说到教材问题,您认为目前我们的经济学教材有没有缺陷,如果有,那么最大缺陷是什么呢?作为我们这些学子在学习时选择教材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期待您回答,谢谢。

答:许多网友是大学生、研究生,很关心经济学界目前的一些情况。我愿意在此谈一些个人见解,供大家分享。

第一个是目前的经济学教学体系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西方经济学日益进入主流地位,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这个问题我们应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个方面是要看到它的历史必然性。日益开放的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当然需要引进世界的主流经济学,这既是搞市场经济实践的需要,也是进行学术对话的需要。因此,年轻的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这门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由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仍然是指导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基础理论,不但不应该摒弃,而且应该进一步加强。

实际上我们如果用大历史的眼光,从纵的方面考察历史,回到100年前,我们就会看到,上个世纪初期的中国进步青年学习、研究和写文章介绍的正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当时做这个事与100年后的今天宣传和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一样时髦。再从横的方面用比较的眼光看,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本世纪初在法国所爆发的学生拒绝学习现代经济学的罢课事件,也可以体会到,一种范式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如果长期浸淫一个时代而没有变化,也会遭到唾弃和拒绝。看完这两个方面再回到现实,我们就可以明白什么是中国经济学教学和我们自己应该走的正确路子。对于前者来说,中国长期与西方经济学隔绝,现在应该欢迎它进来。但这种引进应该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并存的,并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发展,而不是让它占据一切课堂空间,成为一种唯一的话语体系。如果是这样,不出20年,法国事件就会在中国高校中重演。对于后者来说,明白了这一点,对策自然就出来了。从你们年轻经济学子的成长和就业考虑来说,现在一种最好的方法是两种理论体系都学,两种范式的文章都会写,“两手都要硬”。既要会写规范分析的论文,也会作实证分析的文章。我自己也是这样努力的。实际上这并不难。目前的趋势倒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才稀缺。中国社科院最近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向全国征调这方面的人才,但符合条件的不多。我们厦门大学是《资本论》研究的“老窝”,但现在也没有几个中青年的教授会讲《资本论》了。物以稀为贵,你如果现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今后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很强。因为即使在美国、欧洲的许多大学,都还需要定期补充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授,更不要说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大学和理论研究机构了。

另外一个是所谓中国经济学家人数的问题。网上有人向我问了这个问题,但后来被删掉了。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可怕,也不难回答。为什么这也会造成经济学界的“集体失语”?我不明白。虽然我从来不参加此类话题讨论,都是在厦门岛上看热闹。这次倒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五个经济学家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说的,有特定的标准。丁守良博士是研究社会学的,他的讲话全文我看了,主要是对现在中国经济学家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操守提出疑问,因此用“五个说”来强调他的观点。根据他的学术背景和讲话的逻辑,不妨把他的所谓真正经济学家的入选标准细化为两条:一是能够经常用英文在世界(主要是美国)的顶级经济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二是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包括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如果从这两条来看,同时符合这两条的中国内地的经济学家的人数自然就不会多。首先第一条就基本上做不到。注意,是要求“经常”发表英文论文而不是曾经发表。因此可以看出,“五个经济学家说”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用语,有特定的标准,是一家之言。

其次,受其启发,我这里不妨也来提出一个适用的中国经济学家的入选标准。与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心理学家一样,经济学家首先是一个职业,是一个岗位。它的胜任标准,或者说是上岗的要求,我认为大体有三条:一是能够经常在本国的经济学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是其学术观点经常被同行所承认和引用;三是其研究成果是有固定的需求(政府或公司)。我认为,只要符合以上三条标准中的两条,再加上遵守公认的道德操守标准者,就可以称之为经济学家。与物理学家等不同的,经济学家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本国的,因此他们能够用本国语言发表学术论文就应该认为能够胜任。当然能用英语发表论文则更好。

按照以上标准,我估算目前中国的经济学家有两千人左右。这里包括大学经济学院的正、副教授,政府研究机构的资深研究人员和公司经济学家。但如果把经济学的刊物缩小至《中国社会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及《中国经济问题》等高等级的,并要求累计发表在5篇以上者,同时把本人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提高至两位数的标准,估计入围者会缩小至500人左右。这些人应该是属于中国经济学家的中坚力量。如果再提高入选标准,加上能够用英语在国际高级别刊物上发表论文,学术观点有国际影响,能够熟练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等限制因素,可以从这500人中再选出100人左右,这可以算是中国目前顶尖水平的经济学家了。

所以中国经济学家在结构上呈现一个金字塔的形状。两千人左右是基本合格的能上岗的,这是一个基础;其中的500人左右是属于良好的,是中坚力量;再在其中的100人左右是优秀的顶尖人才,是标志性的领军人物。当然在这三个层级之间也会有上下层级的流动,有人上去、有人下来、也有人退出。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各方面的业绩,这些经济学家功不可没。

以上是我的一个基本估算。有人会问这两千人是不是多了?今年1月我在美国费城参加了美国经济学年会,与会者有1万多人,当然其中有一些博士生等,仅属于经济学者的范围,有一些是从国外来的,不能算是美国本土的经济学家。但是打一个五折,也会有5千人左右可进入美国经济学家的行列。以此为参照,中国有两千人左右经济学家的估算不会太离谱。

当然,如果谁有兴趣,不妨可以仔细算一下,搞一个中国经济学家排行榜,估计也会像胡润一样,既对社会有利,个人也会名利双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2:00

五、其他

(第100楼)pepsy:陈教授能不能允许我提一个个人化的问题?平均您每天要工作多少小时?因为最近总是传出有些脑力劳动者劳动强度过大的一些事情,并且我本人也感到每天脑力工作强度非常大,工作时间长。虽然我现在年龄轻得很,我还是希望能了解别人都是怎样的工作强度,谢谢!

答:谢谢你的关心。我过去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基本上没有周末休息,靠年轻、身体好作本钱。这几年开始转变生活方式,每天工作10小时之内,周末要出去活动、放松,特别是在美国访问时看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感到一定要有张有弛,不能透支生命。所以这次回来以后,又调整了一下,想晚上基本上就不工作了,周末也尽可能不加班。但有时事情多,又做不到,只好逐步做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3:00

谢谢教授给予的精彩回答,下面开始接受网友的在线提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4:00
不知道是否切今天访谈的题,想借此机会请教陈教授,对地方保护主义如何看?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的分税制刺激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税源,采取地方保护主义;还有观点认为,GDP在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中的过度使用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对此您有何看法?如何治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5:00

陈教授,您好! 我在福建福州,现在有点创业的冲动!我想问您两个问题: (1)收购并销售二手服装有没有发展前途? 服装 属于耐用消费品吗?人买了服装后,很少有人(特别是有钱人)穿到坏的, 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结果常常会有“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之痛。 这算不算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啊?有没有解决之道?谢谢! (2)未来家政的方向应该是什么?我们国家的家政事业起步晚,发展慢,而且人们的意识观念也不 适合家政事业的发展。如果家政能发展得好,应该对提高人们就业率,优化人才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等因素有积极作用。你觉的我说的对吗?如果要在这方面做点事情,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针对以上的两问题,您给我些建议好吗?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5:00

陈教授您好!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新作《The Taiwan Cross-Straits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一文主要内容?或是谈一下经济全球化下台海经济关系的走势有什么新发展?怎样促进台海经济合作呢?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5:00

尊敬的陈教授

您好,能否谈一下,您在做十一五规划时用到了哪些基本的经济学或者其他方面的知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5:00

台湾国民党选举的胜利对两岸经济有何影响?厦门大学的李鹏似乎比较乐观,您怎么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7:00

您好,我是厦门大学的学生,您曾在厦门大学讲过学,现在福建省正筹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您认为作为这个区域主体里最著名的大学,厦门大学该承担哪些责任?及在对台交流中的角色定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8:00

陈老师您好,你能否招收以同等学历报考的博士生?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18:00
请问您如何看台湾水果的竞争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1:00
以下是引用xuqtl在2005-12-5 20:14:58的发言: 不知道是否切今天访谈的题,想借此机会请教陈教授,对地方保护主义如何看?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的分税制刺激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税源,采取地方保护主义;还有观点认为,GDP在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中的过度使用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对此您有何看法?如何治理?谢谢!
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地方一级政府有了财权才比较明显表现出来,GDP 在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中的作用确实会助长地方保护主义,但是分税制却是在1994年为了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而实施的。它对地方保护主义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仍然有刺激地方政府抓财政收入和地方收入的机制。这样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很难根除。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纽带分割清楚,并加强法制和市场体系建设,才能真正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2:00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我感受到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您是否可以谈谈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与就业问题难的深层经济根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2:00
请问陈教授,二元经济会产生要素拥挤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3:00
如何看待目前房地产 价格迅猛上升的情况,对其他的正常消费会产生挤出效应么?对其他产业会有什么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4:00
感谢陈教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会不会影响城市化进程?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5:00
请问陈教授:墨西哥的城市化率达80%,巴西的也达82%,但是墨西哥94年曾发生恰帕斯州农民起义,巴西也有全国无地农民运动,你如何看待这些?城镇化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我国发展过程中应如何避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5:00
陈教授您好,象山西这样的省份,发展煤基合成油事业的前景怎么样?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5:00
非常感谢陈教授的指导,很受启发!衷心希望早日见到陈教授关于城市化问题研究的专著面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7:00

请教如何衡量发展中经济国家二元经济程度?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7:00
以下是引用ziylong在2005-12-5 20:17:32的发言:

您好,我是厦门大学的学生,您曾在厦门大学讲过学,现在福建省正筹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您认为作为这个区域主体里最著名的大学,厦门大学该承担哪些责任?及在对台交流中的角色定位?

厦门大学是福建省高等教育的主力,所以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主要是两个:一是人才培养,二是智力支持。另外,还要做好科技产业化,做发展区域经济的推动力。由于地理和文化因素,厦门大学与台湾的联系很密切,它的角色定位我认为应该是民间的、教育文化的交流成为主要的特征。另外,厦大的台湾研究院也应在祖国统一大业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台交流是厦大的特色之一,应该重点加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7:00

教授,感谢你前面的精辟讨论,我想请教一下,在西方市场自由和政府管制两种经济思想交替颠覆,很多知名经济学家都为这争论不休,请问这两种经济思想在理论上和在实践上真的不可逾越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28:00
尊敬的陈教授,您认为您现在的研究方向需要哪些基础的专业课?运筹学是否需要?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