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陈教授在49楼中关于地方保护主义的释疑。谢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陈教授,您好,您曾经提到市场封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中国的市场封锁不象西方那样,属于行业垄断引起的,而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对政府官员的考核,过于注重于GDP的增长上,而不是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的幸福服务.无庸讳言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过于重视的话,许多官员就会变成歪嘴和尚,把上级政府的许多富民政策给念歪了,变成了害民政策,甚至有时会采取违法的手段.而市场封锁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表现.
以上愚见不知正确与否,请陈教授斧正
目前各地的“亮化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似乎做的太多,而这些工程耗资巨大但是回报期很长,有人认为是消耗民力,而有的国外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持续靠这些拉动 ,否则就会陷入东南亚一样的危机,您怎么看?
另外请教如何看待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约束?如何约束?谢谢!
陈教授您好!很有兴能够在网上得到您的指教。
首先非常感谢您精彩回答。
其次,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从您介绍中知道您对市场经济有着精湛的研究。我想问的是市场经济对工业和农业的作用有何不同,甚至是否作用相反呢?
有机会一定要去人大听听您演讲。
再次感谢陈教授!
why
中央的“城市化”口号固然好听,但对相关的措施是个不小的挑战。相关措施是否会跟得上,将是不可少的决定因素。
城市化应该是“带动大多数人富裕起来”。现在的失业率已经是很高了,那城市化进程中,失业率还会升吗,农民工的生活怎么保障?中央有何具体的对策呢?
谢谢!
再问一个问题:城市化与失业率是否线性相关?
陈教授,感谢你前面的精辟讨论,我想请教一下,在西方市场自由和政府管制两种经济思想交替颠覆,很多知名经济学家都为这争论不休,请问这两种经济思想在理论上和在实践上真的不可逾越吗?
西方经济学分为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两大阵营,是由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是他们的对立和竞争又是促使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互相可以汲取对方合理的因素充实自己的理论,所以,在这方面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问题,二是如何融合、借鉴和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您认为理论研究和致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就您的经历而言,您对哪个方面更看重?
您主张应该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研究中去,还是也应该部分地投入到社会经济生活实践中去(比如社会调查、参与企业管理等)?
陈教授,您好! 我在福建福州,现在有点创业的冲动!我想问您两个问题: (1)收购并销售二手服装有没有发展前途? 服装 属于耐用消费品吗?人买了服装后,很少有人(特别是有钱人)穿到坏的, 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结果常常会有“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之痛。 这算不算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啊?有没有解决之道?谢谢! (2)未来家政的方向应该是什么?我们国家的家政事业起步晚,发展慢,而且人们的意识观念也不 适合家政事业的发展。如果家政能发展得好,应该对提高人们就业率,优化人才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等因素有积极作用。你觉的我说的对吗?如果要在这方面做点事情,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针对以上的两问题,您给我些建议好吗?谢谢!
可以说,当前在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话题,中央近期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农村的政策,已经事实上否定了在中国实行"城市化",而是主要靠农村自身的发展来实现农民的富裕,从而带动中国整体现代化的进程.
以上看法不知是否正确,请陈教授指正.
江西在区域上属于中部地区,过去十几年发展却是缓慢,以至于江西的作家胡平写了《千年一叹》来感叹此事,但是近年来江西有了很快发展,这主要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江西主政者的开放思想决定的。所以,江西是大有希望的。但是,请江西在向长江三角洲靠拢的同时,不要忘了与福建省结盟,共同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并形成直达台湾海峡的陆海通道,以迎接福建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的产业转移。争取下好这步棋,江西发展就有更大的希望。
我也感兴趣。我觉的在实践中更能学到真正的东西,而且在实践中学的更快!
老师,您好!
我是厦大法学院的研一学生,闯入这个论坛实属偶然。
很幸运我听了您前不久在嘉3的讲座,并且讲座完后还向您咨询了问题。我很理解并尊重您的选择,但希望老师有时间能常回家看看,关心厦大的发展。我们大家都惦记着您,期望能有机会再听到您的讲座。
老师要多保重啊,祝您全家幸福!
你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掌握高深的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么?用的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