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05-12-5 20:29:00

感谢陈教授在49楼中关于地方保护主义的释疑。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2:00

陈教授,您好,您曾经提到市场封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中国的市场封锁不象西方那样,属于行业垄断引起的,而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对政府官员的考核,过于注重于GDP的增长上,而不是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的幸福服务.无庸讳言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过于重视的话,许多官员就会变成歪嘴和尚,把上级政府的许多富民政策给念歪了,变成了害民政策,甚至有时会采取违法的手段.而市场封锁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表现.

以上愚见不知正确与否,请陈教授斧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3:00

目前各地的“亮化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似乎做的太多,而这些工程耗资巨大但是回报期很长,有人认为是消耗民力,而有的国外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持续靠这些拉动 ,否则就会陷入东南亚一样的危机,您怎么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4:00

另外请教如何看待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约束?如何约束?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4:00

陈教授您好!很有兴能够在网上得到您的指教。

首先非常感谢您精彩回答。

其次,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从您介绍中知道您对市场经济有着精湛的研究。我想问的是市场经济对工业和农业的作用有何不同,甚至是否作用相反呢?

有机会一定要去人大听听您演讲。

再次感谢陈教授!

wh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4:00
请问陈教授:目前的推进城市化、国企深化改革、银行改革都与要素拥挤有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5:00
以下是引用getmoney在2005-12-5 20:23:04的发言: 如何看待目前房地产 价格迅猛上升的情况,对其他的正常消费会产生挤出效应么?对其他产业会有什么影响?
当前房地产价格确实偏高,这对其他的正常消费当然会产生挤出效应。我自己现在就有这个例子。我现在要在北京买房,尽管是优惠价,但也要几十万,只好挤压其他的消费来凑这笔钱。所以这个问题不需要再写paper进行实证分析,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它的相关产业有拉动作用,但是价格的挤压效应也会影响与房地产业关系不大的产业发展。这个问题需要通过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和直接管制来解决。我希望年轻人在30岁左右能够买得起一套适用的住房。这是我们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所要求的。其他小道理都要服从这个大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5:00

中央的“城市化”口号固然好听,但对相关的措施是个不小的挑战。相关措施是否会跟得上,将是不可少的决定因素。

城市化应该是“带动大多数人富裕起来”。现在的失业率已经是很高了,那城市化进程中,失业率还会升吗,农民工的生活怎么保障?中央有何具体的对策呢?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7:00
感谢陈教授的答复,我也曾参加过与台湾学生的交流,感觉到这种民间和教育方面的交流虽规模较小,但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的确促进了双方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8:00
非常感谢陈教授的指导,很受启发. 请问陈教授:江西既不属于东部,又不属于西部,前一段时间,又因为顾雏钧事件在格林科尔工业园上受到重大损失,江西的发展出路在何妨?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9:00

再问一个问题:城市化与失业率是否线性相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39:00
以下是引用lichao6800在2005-12-5 20:27:52的发言:

教授,感谢你前面的精辟讨论,我想请教一下,在西方市场自由和政府管制两种经济思想交替颠覆,很多知名经济学家都为这争论不休,请问这两种经济思想在理论上和在实践上真的不可逾越吗?

西方经济学分为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两大阵营,是由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是他们的对立和竞争又是促使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互相可以汲取对方合理的因素充实自己的理论,所以,在这方面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问题,二是如何融合、借鉴和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40:00

您认为理论研究和致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就您的经历而言,您对哪个方面更看重?

您主张应该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研究中去,还是也应该部分地投入到社会经济生活实践中去(比如社会调查、参与企业管理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40:00
感谢陈教授的精彩讨论,我还想问一下问题:1,在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较多的观点是实行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率,但在我国人地紧张现状下,人口增加,土地减少,这种矛盾在数十年内还不会有太大的缓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规模化经营?
  2,我国在制度变革中追求的市场化、自由化、民主化、全球化,这些目标在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菲律宾、印度等走得比我国要远,但是其社会的三大差别——收入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在某种程度上说社会矛盾甚至是更尖锐了,我国在市场改革中应如何避免社会三大差别的扩大化?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42:00
请教陈教授,目前中国主要是应该多做国际化大都市,大城市,还是多发展中小型的城市?哪个对劳动力的吸附作用将最强?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前提下协调两者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43:00

陈教授,您好! 我在福建福州,现在有点创业的冲动!我想问您两个问题: (1)收购并销售二手服装有没有发展前途? 服装 属于耐用消费品吗?人买了服装后,很少有人(特别是有钱人)穿到坏的, 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结果常常会有“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之痛。 这算不算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啊?有没有解决之道?谢谢! (2)未来家政的方向应该是什么?我们国家的家政事业起步晚,发展慢,而且人们的意识观念也不 适合家政事业的发展。如果家政能发展得好,应该对提高人们就业率,优化人才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等因素有积极作用。你觉的我说的对吗?如果要在这方面做点事情,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针对以上的两问题,您给我些建议好吗?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44:00

可以说,当前在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话题,中央近期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农村的政策,已经事实上否定了在中国实行"城市化",而是主要靠农村自身的发展来实现农民的富裕,从而带动中国整体现代化的进程.

以上看法不知是否正确,请陈教授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48:00
以下是引用ghp000787在2005-12-5 20:38:27的发言: 非常感谢陈教授的指导,很受启发. 请问陈教授:江西既不属于东部,又不属于西部,前一段时间,又因为顾雏钧事件在格林科尔工业园上受到重大损失,江西的发展出路在何妨?谢谢

江西在区域上属于中部地区,过去十几年发展却是缓慢,以至于江西的作家胡平写了《千年一叹》来感叹此事,但是近年来江西有了很快发展,这主要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江西主政者的开放思想决定的。所以,江西是大有希望的。但是,请江西在向长江三角洲靠拢的同时,不要忘了与福建省结盟,共同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并形成直达台湾海峡的陆海通道,以迎接福建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的产业转移。争取下好这步棋,江西发展就有更大的希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48:00

我感兴趣。

以下是引用zy603在2005-12-5 20:40:24的发言:

您认为理论研究和致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就您的经历而言,您对哪个方面更看重?

您主张应该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研究中去,还是也应该部分地投入到社会经济生活实践中去(比如社会调查、参与企业管理等)?

我也感兴趣。我觉的在实践中更能学到真正的东西,而且在实践中学的更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49:00
您主要研究市场,您如何看待市场对经济学家的道德冲击?如何看待“经济学家作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53:00
陈教授,现在各个城市如中部武汉、郑州、长沙都想当中部的领头羊,加剧了彼此之间各方面的竞争,您认为这样会不会削弱中部这个整体呢?在国家没有给予政策倾斜的情况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55:00
江西目前没有多少工业,农业是“大省”而非强省,信息闭塞,市场不发达,招商引资倒有些成效,增速挺快,但是总量还是太小。我知道江西最近投资了通向深圳的海铁联运和高速公路等措施对接珠三角和闽区,建立了南昌港5万吨码头,提出要做上海后花园等措施,似乎四面都想搞“对接”,但是似乎都对接不上,这样的情况出路在哪里?做大深加工,作农业强省有可能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56:00
以下是引用zy603在2005-12-5 20:40:24的发言:

您认为理论研究和致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就您的经历而言,您对哪个方面更看重?

您主张应该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研究中去,还是也应该部分地投入到社会经济生活实践中去(比如社会调查、参与企业管理等)?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各有不同的作用,也是构成理论经济学家和应用经济学家的标志。但是,这两者有密切的联系。理论研究越深,对实际的把握和认识就可能越准确。但是许多应用研究所要求的操作又是理论经济学家不能胜任的,要求有特别的训练。就我的经历来看,我更重视理论研究,这是我的职业和兴趣所决定的,所以两部分孰轻孰重要由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但是在经济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投身社会经济生活实践,因为经济学的研究是以社会为实验室的,你不了解社会经济实践,你的研究不说是无的放矢,也会因为脱离现实而成为孤芳自赏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57:00
不知这个问题是否切合,但还想一问;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医疗行业存在越来越严重的看病诊治费用过高的问题,导致很多事故的发生,所以提出了" 全民医保"之说,您认为这项福泽全国百姓的计划其合适的资金来源是什么?保障其落实的方法又是什么?谢谢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58:00
陈教授,虽然你研究的方向是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及转轨理论,但我还想问你这个问题,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中央政府的共容利益使其有强烈的动机来促进产权的效率的持续改进,而改革几十年后,地方政府或在各个行业形成的分利集团越来越多,更可怕的是他们正在或已经形成共谋,为避免重蹈苏联悲剧,我们该怎么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58:00
以下是引用zhaohongbo在2005-12-5 20:44:40的发言:

可以说,当前在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话题,中央近期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农村的政策,已经事实上否定了在中国实行"城市化",而是主要靠农村自身的发展来实现农民的富裕,从而带动中国整体现代化的进程.

以上看法不知是否正确,请陈教授指正.

城市化并没有过时,而是赋予了新的含义。请你看一下中央的《建议》中的相关内容,前面我们的帖子已有引述。要靠农村自身的发展来实现农民的富裕是不现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0:59:00

老师,您好!

我是厦大法学院的研一学生,闯入这个论坛实属偶然。

很幸运我听了您前不久在嘉3的讲座,并且讲座完后还向您咨询了问题。我很理解并尊重您的选择,但希望老师有时间能常回家看看,关心厦大的发展。我们大家都惦记着您,期望能有机会再听到您的讲座。

老师要多保重啊,祝您全家幸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1:01:00

你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掌握高深的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么?用的多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1:01:00
尊敬的陈教授,我本身是工科学生,由于偶然的原因我涉足技术经济学,由于喜欢我渐渐地想深入的学习。可我非常迷茫。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学,从哪开始。我在一个化工研究所里,觉得想进一步学习非常难,敬请指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5 21:02:00
以下是引用star_dq在2005-12-5 20:59:42的发言:

老师,您好!

我是厦大法学院的研一学生,闯入这个论坛实属偶然。

很幸运我听了您前不久在嘉3的讲座,并且讲座完后还向您咨询了问题。我很理解并尊重您的选择,但希望老师有时间能常回家看看,关心厦大的发展。我们大家都惦记着您,期望能有机会再听到您的讲座。

老师要多保重啊,祝您全家幸福!

谢谢你的问候。厦大我会常来常往的,毕竟我在这里学习和工作了近20年,度过了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还有着众多的师生朋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