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低位徘徊,楼市整体趋稳——2017年上半年衢州市区房地产市场回顾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7-07-26

记者 姜华斌 通讯员 刘静 王炜卿
今年上半年,衢州市区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了倒U形的走势,一二月份低开,三四月份高潮,五六月份回落,而三四月份的销售高峰使得库存明显下降,此后受到影响,整体趋于稳定。
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调查显示,进入6月份,衢州市区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1.0%,环比上涨1.0%,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2.5%,环比上涨0.1%,涨幅回稳。
“金三银四”驱动楼市量价同升
据市房管处与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统计,上半年,市区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5038套,比去年同期的5613套跌10.2%。二手住宅市场累计成交5748套,比去年同期的3395套,增长69.3%。
由于一二月份是楼市的传统淡季,受节假日和房源偏少影响,市区住宅成交量略显暗淡,春节过后,市场成交量得以攀升。不过,与去年“金三银四红五火六”相比,今年楼市仅出现了“金三银四”,今年3月份和4月份,市区新建住宅成交量分别为1005套和2108套,二手房市场也得以火爆,3月份起,二手房成交量迅猛增加,从2月份的145套骤然攀升到1392套,4月份为最高峰,达到1798套,创五年来单月成交量历史新高。到了5月份,随着各级ZF和银行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实施,楼市迅速降温,市区新建住宅成交量下滑到350套,二手房成交量也持续减少,5月份和6月份成交量分别为1188套和883套。
楼市价格跟随着行情波动。上半年,1月、2月的淡季期间,市区新建住宅成交价格稳定,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指数均稳定在100.0,3月份上涨到102.3,4月份升至105.5,5月份和6月份分别回落到101.2和101.0。
住宅库存不断下降,去化周期全省最短
上半年的市区楼市呈现出了哪些特点?
从楼市消费结构看,市区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新建商品住宅购房者以改善性需求为主,二手住宅购房者则以刚性需求为主的局面。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住宅成交中,新建商品住宅平均118.50㎡/套,较二手住宅96.56㎡/套大22.72%,而且,各月成交的新建商品住宅平均面积,也远大于二手住宅平均面积。
从交易的房源看,存量房是上半年的市场主角。总量上看,上半年,二手住宅共成交5748套,高于新建商品住宅5038套的成交量,从各月份成交来说,除2月外,其他5个月二手住宅销售套数均超过新建商品住宅销售(4月剔除了606套保障性住房)。
由于经历了3月和4月的销售高峰,截至6月底,市区现有新建商品住宅库存2624套,33.68万平方米,去化周期为2.8个月,是全省库存消化周期最短的市,远低于5.5个月的全省平均消化周期。
业内认为,调控中的下半年楼市将继续平稳运行
上半年,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稳定了市场情绪,有效遏制了市区住宅销售价格的过快上涨。具体政策包括: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首套房公积金首付上升至30%;额度从夫妻80万元降到60万元;延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的时间间隔。建立市区商品住宅市场监管“七严一公开”制度,开展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行为专项整顿等。同时,市区住宅在经过4月份的上涨后,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记者从市区多家房产中介公司了解到,较高价格导致了购房者的购房意愿逐渐下降,市场普遍存在观望情绪。
对于近期内楼市行情走向,多数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调控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从目前衢州市区房地产市场表现(包括土地拍卖等情况)及库存量来看,下半年市区住宅成交价格将继续保持稳中有涨态势,涨幅在可控范围内;全年成交量将难以超越2016年,主要原因是市场现有房源偏少的情况下,新拍土地供应量难以快速补给到市场。
市区8090房产中介公司负责人张云飞说,短期内,市区楼市很难再现今年三四月份的销售浪潮,在高温夏季,楼市迎来传统的淡季,这将持续到9月份。届时,楼市的“金九银十”到来,或许会出现一波小幅的销售高峰。此外,从长远看,我市城镇化水平与省内多数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势必会创造不小的楼市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