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申通地铁集团为例:
1956年8月,上海,提出建造地下铁道。23日,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编制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同时成立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穆欣与上海市政府负责市政交通的李干成秘密讨论了地下铁道规划,用铅笔画出了横贯东西和纵穿南北的两条地铁线。
1958年,苏联专家表示上海处软土地层,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设隧道工程。
1964年,在衡山公园附近,进行了地铁隧道和地铁站试验。该地铁试验工程代号为“60工程”,当时完全属于保密工程。。。。。。
经过数次技术专家论证会和实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国家环保部等部委的审批。地铁规划经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会审后,呈报至国务院。
上海第一条线路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运营,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1967年9月,英国的费尔文霍士顾问工程公司(Freeman, Fox,Wilbur Smith & Associates)发表了《香港集体运输研究》,提议香港兴建地底集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下铁路系统),
1973年3月,香港政府曾於属地铁沿线的港岛旧海军船坞、尖沙咀半岛酒店、荔枝角及乐富的地底兴建试验隧道以试验地质。该试验隧道由英国财团投得,以900万兴建,合约条款中亦注明该财团3年内不参与其他地铁承建项目,以示公允。同一时间,香港政府亦为工程进行招标,共有8个财团投标,而政府则初步选定了四个国际财团。
1974年初,日本财团签署了承投工程的意向书,但在同年11月决定退出,引致香港地铁计划一度暂停。 投标模式也会出现问题,外企可能突然退出。
1982年5月10日,荃湾线「荃湾至太子段」开放通车,工程费用为41亿港元。
国企民企运行模式不同,国企的运行模式是“专家讨论+试验+审批”有许多内部会议,会山文海的形式。民企运行模式是“招投标+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