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发表于 2017-8-2 11:25 
【记得中国有一个贪官(名字不记得了),当检察官问他“为什么贪污那么多钱”时,他也给出了“利他”理由 ...
看到你把人的所有行为都能想象出个利己动机,这使得我想起了网上污蔑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的事例。
网上的反毛者污蔑毛岸英到朝鲜是为了镀金,为将来继承大位积累政治资本。
在此我要说,毛岸英如何做才能令这些存在阴暗心理的人满意?
如果毛岸英不去朝鲜,反毛者会说,毛岸英自私,要工农子弟送死,自己在北京享清福;如果毛岸英去朝鲜,反毛者又会说,毛岸英自私,为将来继承大位积累政治资本而去镀金。
那么要毛岸英如何做才能叫那些反毛者满意?看来,无论毛岸英怎么做,都逃脱不了背上自私的恶名。
即便把毛岸英身体一分为二,一半留在北京,另一半留在朝鲜,反毛者们依然会说,一半怕死,另一半镀金。
高官子女不仅是毛岸英一人,怎么只有他要“镀金”?镀金,留在志愿军总部就可以了,然而毛岸英多次向梁兴初军长要求到一线部队,而彭德怀坚决不同意。到一线,这不是镀金,那是镀死。
再给你举一个实例:广州起义失败后,出身富商家庭的陈铁军与党暂时失掉了联系。她的哥哥想方设法找到她后,劝她不要冒杀头的危险,要送她到外国留学去。陈铁军断然回答说: “正是革命到了紧急关头,才需要不怕危险的人。为大众的幸福而被杀头,也就是我的幸福。”
我问你,她个人的私心何在?如果有私心,那就是“为大众的幸福”。这就是她的“私心”。
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时期,怕死的脱党者你们可以解读成个人的私心作祟;那些无畏的“好汉身躯为群裂”的革命者你们也能解读出自私。你们真是“天才”!无论他们怎么做,他们再你们的眼里都逃不掉一个“私”字。
为何你们对互为对立的事物都能给出逻辑混乱的解读呢?因为只有如此解读才能符合你们的价值理念,而不引起内心的价值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