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713 11
2009-10-21
曾经看到有人说现在地方政府的税收结构不合理,大部分税收来源于工业,很少来源于零售业与服务业。这种政策激励着地方政府扶持生产企业,房地产业,不顾社会与自然成本。而消费税比例增加后,将会有助于政府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排挤高污染产业。
以上说法是否有理?
如果要改的话,有什么难点?比如说哪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2 09:10:54
沙发,前几天也看了类似的帖子,好像是叶檀老师写的。希望看到牛人出来进一步细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09:49:52
说的不对,主要来源是第三产业的营业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11:29:09
看啊看,帮你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11:37:10
呵呵 没有工业 哪来的服务业
北京绝对满足您的税制要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11:59:01
这个说法是不对头的,中国是个地区发展极其不均衡的国家,不能一概而论
上面有人提到北京,北京的GDP中,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很快,税收当然也增长,服务业的增长是消费发展的结果,是当地的财政的重要来源,但是对国家本身的实际发展,没有实质的贡献,因为我们出口的是商品,而不是服务
为什么落后的地区要发展工业呢?提别偏爱重工业,工业税中增值税是国税,地方是拿不到的,而且投资还很大,对当地的就业帮助很少,这是因为那些投资小的项目,是劳动密集型的,是我们出口的优势,中国是不提倡内地搞的,沿海有政策,有退税
落后地区是没有办法搞第三产业的,因为经济落后,第三产业是针对本地市场的,不像工业品可以流通
而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目的是圈钱,后果一定是通货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