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学术道德监督
惊闻“浙大海龟博士坠楼自杀”所想
楼主
思就
24068
159
收藏
2009-10-22
浙大海龟博士坠楼的消息的确让人感到十分痛心!现行中国学术制度、学术潜规则、学术压制、学术论资排辈等等“怪现状”对人才的扼杀,让人悲哀,也让人无奈!
但在人们为博士的选择惋惜的同时,也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博士心理素质太差,2000元的月薪,他完全可以辞职干其他事情”。
当然,他可以选择远离学术圈,他可以回家看孩子,他可以考公务员、他可以去杭州地铁工地当民工,说不定利用他在岩土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避免地铁工地的塌方……
但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告诉我们,资产的专用性越强,路径依赖越严重。人在选择事业时也是如此。初中毕业走向社会,今天从事电子行业、明天从事机械行业、后天从事房地产行业……虽然大多从事的是出卖血汗的体力劳动,但他们在职业选择时的面反而很宽。博士属于极强的“专用性资产”,其路径依赖很强。除了高校、研究院所之外,可选择的余地其实不是很大。这也是古语“男怕入错行”的原因。
博士的收入之所以低,也和资产专用性有很大关系。正式因为自己的高专用性造成的低转换可能,博士在与校方的薪酬谈判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校方很清楚,即使给你2000,你也得来,否则你将很难找到用武之地。正是缺乏谈判能力,导致涂博士在浙大只提供教职而不给职称的情况下也愿意接受。
涂博士在清华是优秀学生,在美国学术界是优秀研究人员。他可以在美国学术界活7年,但却无法在中国学术界活3个月。这也实属正常,鱼可以在水里活一生,也不能在陆地上活几分钟。毕竟涂博士是“海归”,不是属于两栖动物的“乌龟”!
扼杀涂博士的并不是一次的校方承诺的不兑现,而是改变了涂博士对中国职称晋升制度的“理性预期”。涂博士预期到以后还会面临一次次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他只能选择逃离学术界。但他通过和国外制度、文化的亲身对比,也预期到即使去其他行业,也大抵是同样的情形,所以他逃离的更干净,选择去天堂。从这个意义上讲,涂博士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涂博士只是一个牺牲品,其实,我们还有几十万的活着的博士和青年教师,但其实他们也被学术制度逼死了。他们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和前途,但还在坚强而努力地呼吸着。
学者的天职是创新,涂博士宁死不辱使命。他的死使得浙大发现了人类的一种新型疾病,这种疾病可以让人坠楼。涂博士将这一创新结果用单独作者的身份发表在浙大的讣告栏里,告诉人们这种新型疾病的机理。但涂博士忘了给这种疾病命名。
各位朋友,你们说涂博士用生命作为代价发现的这一疾病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frederick_z
2009-10-22 16:50:13
因病坠楼,太神奇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可以让人坠楼?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200608
2009-10-22 17:13:16
浙大啊,该说你什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方斌磊
2009-10-22 17:23:45
活着是最难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lishimei2009
2009-10-22 17:25:16
如果生不如死,就死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rhettrandy
2009-10-22 18:01:42
他这种病叫不敢面对生活压力。全国拿着可怜的工资的青年教师多了去了,如果不能达到预期就要自杀,估计大家都死光光了。坦率地说,楼主的分析我很不赞同:
1、路径依赖问题。博士毕业一定要从事相关工作,这个观点没错。但是从事相关工作不等于一定要进高校或研究所。对于一些基础研究性质学科的博士的确只有这条路可走,但工科博士则显然不属于此行列。如果说他毕业了还没有能力在企业等单位谋职,这种人发再多的论文业谈不上优秀。
2、生活中不如意十有八九,是不是一个不兑现承诺就要自杀?这种行为是对其父母妻儿的极度不负责任。
3、海龟就等于良币?那么与之相对的其它的所有教师,无论新老就都成劣币了?
4、青年教师的辛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但这肯定不能构成自杀的理由。而且,如果深入的调查一下,青年教师生活真的那么辛苦吗?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josejose
2009-10-22 18:18:50
这事一旦在海外博士圈子里传开
以后浙大别想招海龟博士了
某些浙江高校负责人的近视眼和小肚鸡肠会有报应的
关起门来近亲繁殖吧
看看那些科研处长、后勤人员能帮浙大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大学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getout
2009-10-22 19:46:45
还不如不回国呢。“海归”应该在“海”里。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abc7759abc
2009-10-23 00:22:38
不是失足坠楼?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kien
2009-10-23 00:32:49
我的浙大同学告诉我,他们学校老师的工资都是很高的。工资卡就随意扔在那里,为什么呢?因为申请下来一个研究项目,这其中的研究费用就已经不菲了。
嗯,其实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深究才能给出答案的。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qhxiaochuan
2009-10-23 01:12:08
这个博士GG好可怜,看这人生轨迹一直是精英啊,结果这样一个下场。清华大学,双学位,美国西北大学,3篇SCI,月收入2000元,房租2000元,最后因病坠楼 佩服啊!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669167.shtml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maybelleluan
2009-10-23 01:17:21
我心理很不舒服,也很痛心,但不想评论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qhxiaochuan
2009-10-23 01:21:49
天涯上看来的,纯属转载,请勿跨省。
----------------
作者:Linusvanpelt 回复日期:2009-10-22 18:29:25
呵呵,我不是楼主,路人一个,道听途说了点,也不算啥内幕吧。
简单地说就是被浙(你妹)大骗回来的啊。
他本来在米国那边条件挺好的,他妻子也并不想回来。他想回来的原因就是离家近,
离父母近。
他回来之前,浙大开的条件和好的,说回来就可以直接评教授什么的,还有实验室之
类的,然后他妻子的工作也可以安排。结果他进了浙大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副教授都
还不一定能评上,也没有给他分配实验室,工资也不高,妻子工作也没安排。有才,没权
,有屁用。
结果他妻子也有些迁怒于他,他也郁郁不得志,又有抑郁症,一时想不开,就。。。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汪汪汪
2009-10-23 01:29:19
2000多元就有脸引进1000个海外人才???博士是心死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flank72
2009-10-23 01:49:35
值得反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路人A
2009-10-23 01:53:11
越来越复杂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gxl0814
2009-10-23 02:24:25
这种疾病叫做跳低症候群= =。。。建议大学里以后多建些跳低设施供大家自由使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manage123
2009-10-23 02:45:54
可叹!看过不少博士身上发生的悲剧,希望这类似的事件不要再上演。很为涂博士惋惜!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weini698
2009-10-23 03:35:07
送胡总一句话给大家共勉:"放下包袱,来日方长". 涂博士才32,坚持住熬也能把那群老家伙熬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monicamengmeng
2009-10-23 04:04:36
这必须得顶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hawha
2009-10-23 04:28:49
海归博士的命还不如一个妓女~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moving99
2009-10-23 06:31:14
给所有想回国的人敲了警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Dixit
2009-10-23 07:17:13
杭州的房价很贵很贵(新房市区至少3万一平,郊区至少1万2一平,市区00年前的老房子至少一万五一平),不是做生意的,或者不是有有钱老爸老妈的可以啃老,想清楚再来哈。 奇怪,在美国干几年,房子总买的起的,干嘛要回国啊?不明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tianshitsh
2009-10-23 07:28:38
实际上这样的现象又何止发生在海归身上,国内的博士门在找工作时不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吗?有可能只是找的不是浙大,而是一般的学校,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承诺的都是没有的,骗来了又如何呢?根子在当前高校的官僚化导致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lixiuju
2009-10-23 07:29:56
不能表面看问题,应该深究制度的原因。浙大老师有钱,又要看那些人有钱,又是怎么弄来的。浙大肯定不是人人都把工资卡乱丢的。那么如果涂博士眼看着这些不搞学术,只搞关系的人,能弄来课题,能把工资卡乱丢,而自己一个真正想搞学术的人,反而没有机会去挣点课题的钱,是不是更可能选择去跳楼。
总之,制度存在问题。不过不是在大力治理腐败吗?希望有一天也来治理学术腐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tsinghua2006
2009-10-23 07:31:00
是该好好反思了,否则一个民族永远愚昧下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throndon
2009-10-23 07:31:26
双方都存在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sarageri
2009-10-23 07:45:09
一声叹息!其实国内的博士因为一直在国内,相对了解国内的情况。其实博士的就业也就那样,人们总是对博士就业期望太高,一家人都指望博士能改变命运,最后却只有失望。博士们自身来自社会,家人和自己压力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博士自杀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怜的一群人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张晏玲1314
2009-10-23 07:57:26
学会适应现实……也要尝试着去改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xjmzy
2009-10-23 08:15:40
浙大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悲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转帖]上财最近招聘的海龟博士
[求助]
[转帖]
浙大海龟博士自杀可惜,想开了不如去卖猪肉
海龟博士的待遇如何?
江西财大引进海龟博士年薪至少35万,另房补45万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中文博士论文一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机制研究
都在招聘海龟博士,有学校明文规定就不要海龟,怎地?
【学习笔记】劣币驱逐良币(good money is driven out by cheap money):一旦 ...
栏目导航
学术道德监督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爱问频道
微观经济学
求助成功区
论文版
热门文章
Nature点赞!哈佛MIT最新作:AI科学家时代来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2025新书-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machi ...
达富发投资关于中百集团行情数据操作分析与 ...
英文书籍
超越普里瓦洛夫无穷乘积与它对解析函数的应 ...
超越普里瓦洛夫数项级数卷
GTAP11运行扩展数据库出错,希望高手指点。
2025秋季大摩宏观团队闭门会议纪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数据
推荐文章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高校老师和学生都在偷偷上的智能体课,到底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