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9-10-23 20:56:52
"他可以在美国学术界活7年,但却无法在中国学术界活3个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0:58:17
精神病呗,这还不明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1:00:38
又扼杀了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1:11:06
鱼可以在水里活一生,也不能在陆地上活几分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1:17:34
活着都不怕,还怕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1:36:29
6楼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但是根据“如果深入的调查一下,青年教师生活真的那么辛苦吗?”这句话
其身份令人怀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1:45:46
死很容易,活着却很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1:50:34
是不是  政审 不 合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1:59:21
这个博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估计这个版主也不是很熟悉吧!不要这么容易的就给某些人戴高帽子,这回搞坏风气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2:06:14
浙大这几年好像老折腾人啊,贺卫方老师,以及这位海龟,哎,不厚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2:13:56
顶6楼!还有,海龟不一定是良币,但现在名校招老师基本都是要海龟,怪圈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2:29:31
人已失去了 再多的讨论有什么用的 反思的还在反思 活着的还在活着 社会还是这个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2:35:23
中国高校日益官本位,拥有权力就拥有资源!会做学术的人只是廉价劳动力,有时连谋生都有困难,更别说房价、孩子教育等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2:36:22
中国高校日益官本位,拥有权力就拥有资源!会做学术的人只是廉价劳动力,有时连谋生都有困难,更别说房价、孩子教育等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2:37:00
中国高校日益官本位,拥有权力就拥有资源!会做学术的人只是廉价劳动力,有时连谋生都有困难,更别说房价、孩子教育等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2:37:51
大家郁闷时别忘了下面这个小寓言啊,其实有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睿智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请教。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人:“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那只小鸟一样,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升学也罢,就业也好,创业亦如此,只要奋发努力,均会成功。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2:40:20
中国高校日益官本位,拥有权力就拥有资源!会做学术的人只是廉价劳动力,有时连谋生都有困难,更别说房价、孩子教育等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2:53:34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认为这样结束生命终归是不负责的,想想自己的家人,父母,妻子,女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06:13
感觉是被浙大忽悠了!现在工作越来越难了,大学里已经占位的知识分子残酷地对待新进的优秀知识分子,学术天地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啊,总也是利益集团的斗争!路径依赖确实让博士们低头啊!浙大悲剧在传递危险信号,请善待那些专注于学术的博士们,他们是中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强盛的脊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08:03
其实人就是这样,对一个东西付出的东西越多,舍弃的时候越舍不得。
我们的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若说抛弃自己的所学,去找其他领域的工作,不是不可,只是心理上有些不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12:08
jackychan82 发表于 2009-10-23 09:19
为什么要选择去名校呢?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做鸡头?如果选择去普通高校,人家骗你说给你实验室,给你这保障那保障?你会信吗?你觉得他们会有那实力吗?说了你也不信,也骗不到你啊.再说了,在美国的学术研究也有很不错的成绩了,你甘心回来在一个普通高校待着?还等着这个普通高校给你一个承诺,说他们也把你妻子安排在同一个普通高校里?你同意,你妻子也不会同意吧. 在外奋斗这么多年,谁也不希望回国只能够勉强混口饭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26:26
问题哪有那么简单,我觉得就叫中国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26:59
很 值得人深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27:43
虽是个例 也反映了一些共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42:42
总觉得越到这样学术界的顶端,有一些人总是很极端。。。明明可以有多种的选择。却因为心中的预期而使自己无法释怀。。如果徐博士多读一读苏东坡的诗词,也许能超然一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55:48
悲哀
中国学术界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57:54
涂博士在清华是优秀学生,在美国学术界是优秀研究人员。他可以在美国学术界活7年,但却无法在中国学术界活3个月。这也实属正常,鱼可以在水里活一生,也不能在陆地上活几分钟。毕竟涂博士是“海归”,不是属于两栖动物的“乌龟”!
    扼杀涂博士的并不是一次的校方承诺的不兑现,而是改变了涂博士对中国职称晋升制度的“理性预期”。涂博士预期到以后还会面临一次次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他只能选择逃离学术界。但他通过和国外制度、文化的亲身对比,也预期到即使去其他行业,也大抵是同样的情形,所以他逃离的更干净,选择去天堂。从这个意义上讲,涂博士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181221

——哭,楼主的文字使我想起了当年被逼卧轨的第一代核专家刘允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3:59:55
社会主义就是好来,就是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4 00:02:38
社会的悲哀  更大的是自己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4 00:16:00
laomm002 发表于 2009-10-23 21:36
6楼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但是根据“如果深入的调查一下,青年教师生活真的那么辛苦吗?”这句话
其身份令人怀疑
不用怀疑我的身份,我当年的同学、朋友、相识现在大多数都是高校的年轻教师(当然,我毕业后不在高校),所以大家彼此的大概收入还是有了解的。通常来说,刚毕业进高校的博士工资卡的工资都很低,其实即使是老教授的工资也都不高。不过高校老师的收入不是靠工资的这是公开的秘密。就年轻教师来说,通常头两年左右相对辛苦一些。但是,年轻教师并不是想象中的完全靠工资生活。首先,很多专业会有许多在外面上课的机会,这些授课的课酬都不菲。当然,靠这个大富大贵不可能,但是过个小康的生活不成问题。而且说实话,学校里的大牛老师对这种课是不屑的, 所以年轻教师在这里机会很多。更为重要的是,很多自身比较有才华的老师,完全可以凭自身专业知识征服企业的相关决策者,来获得课题。而这种课题的获取,与什么门派、学霸完全扯不上关系。只要你有能力,你就能拿的到(老实说,美国的横向研究课题也是这么争取的。不信的话各位可以找找美国学术圈的朋友问问)。当然,这种课题不是自然科学基金,不一定能够给研究者带来直接的学术声望。但是,对于工程等学科的研究人员而言,这除了是赚钱机会以外,也是了解工程技术实际使用、环境考察的重要机会,这种积累可以为纯学术做铺垫。第二,课题和项目的问题 。如果是国内高校的刚毕业的博士,课题通常不是问题,但是也不能指望从这里赚大钱。他们的同门、师长通常都会分一部分课题给这些教师来帮助这些教师成长。另外,像涂博士这种人,进入学校以后只要做人没有大问题(我这里的意思不是说他要为五斗米折腰,只是说他不要是那种人见人烦的人物即可)一定会有很多团队愿意给他机会,因为这也是对所在团队的壮大。上述所有这些,并不能保证他大富大贵,但是保障一个小家庭的正常生活是没问题的。当然,可能具体到浙大,这些人比较差劲,拼命排除异己也有可能。但是,也可以很肯定的说,一个刚毕业的博士,在任何国家、任何高校都不要指望上任不足三个月就获得重视、有自己的研究室、有大把的研究经费。第三,家庭经济问题。我想说的是涂博士的家庭经济应该没什么生存问题,更多地应该是他自己给自己的压力。7年的美国博士,如果没有奖学金需要多大的开支大家都应该很清楚,这绝对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支撑的起的。如果有奖学金,他还要愁生活费的问题的话,要么他在美国不是全奖(这意味着他在美国发展很一般)万步,要么就是钱被糟蹋光了(这意味着他生活很奢侈)。当然,我不认为涂博士是上述几种人。我更倾向于认为,涂博士的压力来自于男子汉无法立刻承担家里的经济责任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所以,浙江大学可能会有没有兑现承诺等诸多问题,但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做出学校黑暗的结论,就做出轻生厌世的结论,实在是太轻率、太仓促了。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浙大黑暗无比,涂也完全可以换个高校择业。尤其重要的是,他自己解脱了,他让他的父母、妻儿情何以堪。我其实很同情他的遭遇,但是我对他这种对家人不负责的态度真的很愤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