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9-10-23 14:29:41
现行中国学术制度、学术潜规则、学术压制、学术论资排辈等等“怪现状”对人才的扼杀,让人悲哀,也让人无奈!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691249

有的人活着,压迫或被压迫;有的人死了,一切都解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4:31:41
我支持70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4:40:26
每年都听说有博士跳楼,每次都要叹息!其实路还是有很多,可以换一所学校,可以留在国外发展等等,莫非读的书越多,越偏执。涂博士为这样一种学术制度牺牲真是不值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4:55:37
信息太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4:56:40
默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5:14:25
浙大这几年经常出事  也不知带咋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5:17:21
我的浙大同学告诉我,他们学校老师的工资都是很高的。工资卡就随意扔在那里,为什么呢?因为申请下来一个研究项目,这其中的研究费用就已经不菲了。
   嗯,其实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深究才能给出答案的。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5:20:34
浙大啊,该说你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5:28:58
怎么感觉这件事情另有隐情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5:36:11
lilibamboo 发表于 2009-10-23 10:10
我不赞成你的观点 仔细读楼主的文章会发现他句句切中要害 不知道楼上是否是搞科研这一块儿的 或者从事过相关的工作 如果有相关的体验 就不会轻易下这样的结论 如云:“博士进企业种种”,我相信涂博士是个纯粹的知识分子 为着内心的理想而奋斗 当现实不然时仍处淤泥而不染 不同流合污 这既是他对现实批评的方式 又是追求自己理想境界的方式 似的并不是每一个海龟都是良币  但是在搞血学术这一块儿 尤其是博士 敢说国内的和国外的差距不是十年八年 也不是几篇文章的事儿 由于文化差异,那种严谨苛刻实事求是国内一直追求却仍然望尘莫及的 这不是崇洋媚外 是客观事实 涂博士回国是爱国心驱使 想让自己所学一切能为祖国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但是国内的现实让人很失望 英雄无用武之地    习惯了高端学术研究的人 让他走回头路是很难的 进企业 考公务员 如果这个是一个博士的追求的话   他就没有必要读博或者出国读博了 6# rhettrandy
很有同感  但是楼主的分析不对 很不对。
社会竞争无处不在,约束竞争的法则不同,人们行为随之而变,竞争的胜负结果也就变化。在国内学术圈内竞争的不只是纯粹的学术科研能力,人际关系是一很有影响里的约束,也即是竞争准则之一。想必博士在国外习惯了他们的竞争准则,回来大不适应是意料之中!如涂博士这样的一门心思学术的人是鄙视那种不学无术的玩意儿!失望可想而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5:36:12
什么都难呀!!博士又有什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5:53:02
现在国内的学术界 那个黑暗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5:54:44
我觉得这种回帖的模式是拍脑袋式的,模型是线性的。
这位跳楼的海归青椒是货真价实的良币,看履历,这是一个事实,可以攻击论点,但这是事实,没什么可critique的
“青年教师的辛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但这肯定不能构成自杀的理由。”楼主没有说辛苦是自杀的理由,辛苦只是若干稻草中的一棵。“生活中不如意十有八九,是不是一个不兑现承诺就要自杀?这种行为是对其父母妻儿的极度不负责任。”同上,他不是被一棵稻草压死的
“他这种病叫不敢面对生活压力。全国拿着可怜的工资的青年教师多了去了,如果不能达到预期就要自杀,估计大家都死光光了。”他不是只有预期,他跟一般拿可怜工资的青椒不同的是他不是只有desire,他确实dazzle了很多人,他能做到的一般人做不到

很多事,大家都在忍受,不代表它是对的。

6# rhettrand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6:08:18
有待调查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6:11:53
谁能给出事实的真相,不要让因病坠楼成为国人的一种新的死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6:24:57
看了这个帖子,唯一的感觉就是——痛心
   我并不否认高校论资排辈的严重性,但这并不只是在高校、科研机构存在,试想一想,哪个部门没有这种情况呢?别说是中国,难道国外就没有这种情况么?
   国外生活了6年没事,而在国内呆不下三个月,这虽是事实,但并不能说明什么情况,要知道学习和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国外生活了6年,但是终究只是学生生涯中的一小部分,而工作才是属于自己的真正生活的开始,其中的酸甜苦辣,是任何人都必须去承受的。
   我也是博士中的一员,但我是毕业工作一年之后才又重新回到学校读博的,工作的一年里某著名院校毕业的我也是在一所完全不知名的院校中度过的,我所见所闻并不比任何人乐观,为了争取那不足30平米的住房奔波,不得不承担自己从未涉足过的领域的课程,为了争取继续进修的机会而竭尽全力~~~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为了生活不得不选择暂时中断学习先工作,但为了工作,又要选择继续学习,而学习之后的工作又是什么样子呢?也许只有上帝知道,但是那又如何,难道因为这,就要选择那条不归路么?生活还是要继续,因为我不仅仅是我,我还是父母的孩子,未来孩子的父母,即使为了他们,也必须要学会坚强,很多时候,人不得不放下身段, 很多时候,人必须要学会忍受~~  
   逝者已去,大家在这里再谈论什么,对逝者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重要的倒是你、我,身边的没一位不要因此而抹煞自己生活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6:33:12
国内的环境就是这样的,学术环境,就业环境都一样
中间的环节极大的增加了社会成本
以致于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不平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7:07:28
怎么又是浙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7:20:32
不是那么简单,各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7:28:29
我是觉得太可惜了,或者涂博士对比国内外的研究氛围,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7:47:43
哎,心里素质的教育还是不够啊!虽然很多现实是摆在眼前的,但生命是多么宝贵的啊,读到博士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多大的努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8:06:06
叫做无奈!

一声叹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8:13:59
可能是有人谋害,怎么能自杀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8:17:11
悲哀 默哀  啊啊爱iaiiiii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8:23:01
我的浙大同学告诉我,他们学校老师的工资都是很高的。工资卡就随意扔在那里,为什么呢?因为申请下来一个研究项目,这其中的研究费用就已经不菲了。
   嗯,其实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深究才能给出答案的。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这种病叫不敢面对生活压力。全国拿着可怜的工资的青年教师多了去了,如果不能达到预期就要自杀,估计大家都死光光了。坦率地说,楼主的分析我很不赞同:
1、路径依赖问题。博士毕业一定要从事相关工作,这个观点没错。但是从事相关工作不等于一定要进高校或研究所。对于一些基础研究性质学科的博士的确只有这条路可走,但工科博士则显然不属于此行列。如果说他毕业了还没有能力在企业等单位谋职,这种人发再多的论文业谈不上优秀。
2、生活中不如意十有八九,是不是一个不兑现承诺就要自杀?这种行为是对其父母妻儿的极度不负责任。
3、海龟就等于良币?那么与之相对的其它的所有教师,无论新老就都成劣币了?
4、青年教师的辛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但这肯定不能构成自杀的理由。而且,如果深入的调查一下,青年教师生活真的那么辛苦吗?
   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但是,现在能改变的只有是我们自己。这种心理素质想在美国生存七年,我看悬,学术,说差别大,也大,但是,共性是基本的,只是历史阶段不同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8:30:10
看到这个,我真的被震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8:30:30
他可以在美国学术界活7年,但却无法在中国学术界活3个月。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865445

雷倒了。当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凌驾于构成它的个人之上时,危害不次于国家权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9:35:57
浙大学生飘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19:40:31
悲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3 20:20:12
我觉得学校引进的人才,尤其是很看重的人才,应该从机制、制度上做到真正重视人才,兑现当初的承诺,这是最基本的;浙大即使暂时没有做到,也不应该让这些人才去当学生的班主任、处理会务这些很麻烦很琐碎的事,这些应该是行政人员应该做的,真是浪费人才,不失望才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