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优秀的、年轻的博士,还是海龟,去天堂了!非常的惋惜!在反思中国体制的同时,我想到了一些别的。
我也属于博士青年教师这个可悲的群体,但我不是海龟。我所在的城市房价也很高,最高4万/平,一般的2万/平,很远的郊区8千/平,暂时买不起,租了个72平的房子,一月花掉1850RMB,工资有多少呢?一月2640RMB。剩下的钱还够吃饭的。够我一个人吃饭的。但我不是一个人。
我有一个不满一周岁的女儿,我选择纯母乳喂养。孩子的爸爸现在还在外地工作,分居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解决。因为带着这么小的孩子,我没办法自己带,两边的父母轮流过来帮看孩子。来看孩子的父母们,都是自己带生活费,管着我们吃,我是啃老一族。
应聘时就被告知,副教授很难评,可能需要七八年的样子。当然,学校也有破格的政策:在《新华文摘》全文发表第一作者的文章至少五篇。不知这个制度是谁制定的。
我的母亲笑话我读到博士工资还没有没上大学的父亲工资高,我的父亲是中学老师,已退休,一月四千多。我乐观的告诉她,等我到父亲那个年龄时工资肯定比他高。父亲虽是中专学历,但在当时的年代,中专是精英人才。我是博士学历,但现在的博士还是精英吗?
即使是这样,我觉得每天过的也非常的充实,快乐!工资不多,但还够花。作为大学老师,不用坐班,我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我不觉得我是教育制度的牺牲品,我认为我是受益者。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博士,可以说是国家免费培养了我。只是在大学是每年交不到3000元,小学、中学、硕士、研究生都没有交学费。
国家把我培养起来,我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回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