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9719 57
2009-10-24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评审结果已经公布,本人仔细研读,并经过相关查询后,发现问题实在良多。一、有些申请者几乎没有相关前期研究成果,甚至连公开发表的文章就只有三四篇文章,也能获得青年项目,这些人如何能完成相关研究。教育部项目应该是在比较成熟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如果评审专家不考察前期研究成果,而只是根据标书神吹胡侃,肆意夸大的论证就将项目让这些人做,其结果会进一步鼓励一些人在标书上弄虚作假、夸大其词。从导向上看,这种课题评审必须改革,否则会让真正从事研究的人寒心,可能有一天他们也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标书上,不会将力气花在研究上,这种倾向是很危险的。二、某些申请者用几乎相同的课题,既申请本省的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又申请教育部课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4 11:12:01
请问,哪里可以看这些申请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4 11:12:11
观察仔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4 11:26:55
心情郁闷,我同事申请了的,都中了。我觉得的自己的成果不多,最终没有投。
    感觉这次,投了,基本都能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4 11:59:19
我投了就没中,但我的同事都中了,还是水平不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4 12:48:47
恩是有少数猫腻 但大多数还是凭实力的
楼主再接再厉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