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关注平均产量。因为厂商是否盈利取决去平均成本的相对关系,如果平均产量下降了,意味着总收益的减少。
2、1)厂商不会在第一阶段停止要素投入,这个时候平均产量总是大于边际产量,只要投入要素都会使平均产量提高。而在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投入要素只能降低平均产量,,所以厂商不会把生产扩张到第三阶段。所以生产决策应该在第二阶段进行,这个阶段可以获益于第一阶段带来的好处,又可以避免第三阶段的不利影响。
2)MPL/PL=MPK/PK, 在该点如果产量既定,成本最小,如果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3) pk=0,在劳动第二阶段开始处开始生产; pl=0,在资本第二阶段开始处开始生产;pk=pl, 在第二阶段MPL和MPK曲线的交点处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