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665 73
2017-08-25

在当今时代,商品交换一般指的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拥有商品方一般称为供给方或卖方,拥有货币方一般称为需求方或买方。

供给方或卖方与需求方或买方成交是以价格为计量尺度的。

供给方或卖方考虑的问题是在某价格卖多少数量能卖多少钱:m=PQ

需求方或买方考虑的问题是在某价格一定的钱能买多少数量:Q=m/P

m金额,P价格,Q数量。

交换双方就价格数量达成共识后,即可成交。

成交后,下式成立:

m=PQ

m成交金额,P成交价格,Q成交数量。

显然有:

成交金额=卖出金额=供给金额=购买金额=需求金额

成交价格=卖出价格=供给价格=购买价格=需求价格

成交数量=卖出数量=供给数量=购买数量=需求数量

m=PQ是商品与货币交换的一般原理,简称商品交换公理。

以上商品成交指的是单一商品一对交换方的成交情况。

在市场上某单一商品可能有很多对交换双方,很多次成交。

有以下公式存在:Σm=ΣPQ

西方经济学认为理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是负相关关系:价格高需求量少价格低需求量高。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u=(ΔQ/Q)/(ΔP/P)<0

这就是需求定理,与需求定理对应的曲线是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右斜向下的曲线。

需求曲线可以认为是在一定条件下,不同价格对应不同的需求量的可能性的集合。

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价格需求方或买方只能购买数量一定的商品。这样等于说,在一定价格供给方或卖方只能卖出与购买数量相同的商品。假设需求曲线表示的是一个轨道的话,供给或出卖只能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再直接点说,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供给轨迹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西方经济学中的销售意义的右斜向上供给曲线不存在,那是一个臆想曲线。

假如我们研究的市场范围足够小交易人数足够少生产全部销售,在一定短时间内大致可以视为这个市场其他条件不变(但供给量可以变化,如果供给量不变化,价格也无法变化)。这样可以对需求曲线的存在进行实证。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情况都在不断的变化,有时难免会发现有斜向上的价格数量曲线,这不是需求曲线只是一种实际的成交价格数量曲线。出现这种曲线的原因是需求在不断地增加导致供给量随之增加。

这种情况用m=PQ很容易解释,由于需求m的增加使价格P和数量Q均增加(这只是需求m增加,价格P与数量Q多种变化可能性的一种)。出现这种情况不能说需求定理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情况与需求定理的前提条件不符。

需求定理在研究微观经济学中微小变化的情况可以应用,变化很多就很难应用。将需求定理引入变化不断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不是很合适,容易出现问题。

笔者认为费雪方程式是研究宏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

费雪方程式为:

MV=PQ

或:

ΣMV=ΣPQ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8-25 15:00:10
clm0600 发表于 2017-8-25 13:45
神马原理,不过是个现象而已。
您认为一般原理为何?能说出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25 17:35:54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需求侧改革,许多人都不懂这个原理,只有我的儿子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25 18:27:34
楼主真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25 18:32:35
clm0600 发表于 2017-8-25 16:47
说了你也听不懂。
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这是一句古话,您明白它的意思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25 20:19:02
clm0600 发表于 2017-8-25 19:53
明白呀,我自己的书都在上传下载区放着呢,那里面啥都有,谁敢说我不知?

问题出在你自己的水平不够, ...
您的理论我倒是看了,有些思想,也看出了供给曲线的错误。但是想终结经济学那是不可能的。经济学只能是逐渐完善。不会终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