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减肥、中端健身、高端养性
周阳敏(10/26/2009)
(阳民管理咨询公司 董事长)
(Tel:130 155 35975;Website:
www.ampoc.org;E-mail:Ampoc.org@gmail.com)
一、真实案例:减肥究竟卖什么?
2009年10月24日下午3点左右,笔者在丰产路与花园路交叉口东200米处路南的小商品低档商品市场门口,碰到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
两个长得很一般的男青年,穿着很普通的衣服,手里捧着一叠厚厚的广告材料以及一本破破的小小的相册(大约20页左右的那种),只要有人从门口出来,他们都会走上前去,将手中的广告塞在行人手上,并将相册展示给行人看,同时,嘴里还重复着几句话,“大姐,送你一张减肥广告,你需要减肥吗?你看看我们教练一个月减了30斤”;如果碰到男士,则将“大姐”改为“大哥”,其余内容全部相同,都是标准化的语言,有趣的是,他们碰到那些娇小柔弱的小姑娘也同样询问对方是不是需要减肥,他们教练一个月减了30斤的话,我则在旁边附和了一句,估计让这瘦骨嶙峋的小姑娘再减肥的话,恐怕会减得令大家走夜路害怕。不过,我估计他们两广告人是经过了标准化培训的“产品”,但他们合格与否,我们则要仔细认真地分析了。而我们首先要分析的是,这两个广告人的减肥产品究竟该如何准确定位?究竟针对什么样的消费者?
为此,我们看看什么是减肥?
所谓减肥,顾名思义,就是人们采用积极主动的人为手段,以减少多余脂肪为目的,从而使超过标准的体重恢复到正常标准体重的这一过程。
显然,肥胖类型不同,其实施减肥的方法也不同,一般地,有体质性肥胖、获得性肥胖、柯兴综合症肥胖、胰源性过多性肥胖、性功能降低型肥胖、垂体性分泌性激素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肥胖、药源性引发肥胖等。
针对不同的肥胖类型有不同的减肥方法,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即物理型减肥和化学型减肥。物理型减肥方法主要有:预防性减肥、运动减肥、行为减肥、机械减肥、桑那浴减肥、石膏减肥、石腊减肥、手术减肥、按摩减肥、电子减肥等;而化学减肥也称药物减肥,主要有食欲抑制法和代谢促进法等。然而,一般来讲,化学性减肥方法会破坏身体机理或结构,因此,化学型减肥方法容易使身体机能发生不可预期的改变,例如,据新华社报道,因监测表明使用减肥药盐酸芬氟拉明可引起心脏瓣膜损害、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动过速、心慌、胸闷、血尿、皮疹、恶心、头晕等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于2009年元月8日紧急叫停对盐酸芬氟拉明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并表示已购买盐酸芬氟拉明的患者可将剩余的药品退回原购买医院或药店。因此,专家们多推荐使用物理型减肥方法。
然而,有报道说,80%以上中国女孩减肥都失败了,原因是节食等物理型减肥使体力下降,运动量下降,营养素减少,长时间还会造成脑细胞死亡、头发脱落、骨质疏松和月经停止,以及诱发胆结石等严重后果。有的物理型减肥通常还只吃素食,有的甚至只吃蔬菜或水果,这会造成必需氨基酸、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2和肉碱等的严重缺乏,这些营养素的缺乏会使人们皮肤干燥,肌肉松弛,面色苍白,头发脱落,反应迟钝;同时脂代谢效率下降,从而更进一步增加肥胖,被俗称为“减肥一月,衰老三年”!
为此,人们就普遍担心减肥产品或者减肥方法的有效性甚至还会怀疑其是否有副作用或者对身体有其他危害?一个通常的办法就是自我赌咒,呵呵,这里的“赌咒”不是泼妇骂街,而是商家设置一个可以置信的砝码,如果他的广告宣称为虚假,一旦被验证之后,那么,这个“赌咒”式的砝码将生效,于是企业将产生毁灭性损失。很显然,这个自我设置的可置信砝码不需要消费者在受到伤害之后通过法院起诉或者通过社团组织维权,因为在当前的法制框架下,无论是起诉还是维权,其成本非常高昂,因此,消费者除非发生极其大的伤害,一般不会走这条路,因此,为了给消费者一个真实可信的承诺,那就是厂商预先支付极其高昂的代价,比如高额颇有铺张浪费之感的广告,比如雄厚的固定资本投资,比如高薪引进高水平的管理团队等,这些动作就给出了可置信的承诺,因为这些巨额投资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回收,于是就要求企业有长期战略目标并长期经营,这样,虚假产品或者虚假承诺就会在时间面前露出马脚。
回过头来看看笔者在郑州丰产路上看到的那一幕,两位长的不怎么帅且穿戴也很平常普通的小伙子,手里也拿着廉价的广告画和廉价的相册,其显露出来的信息无非是三个:第一,这家公司很穷,拿不出高额的薪水计划,招聘不起很帅的小伙子或者很漂亮的年轻美女;第二,这产品没有固定的资本投资,甚至可能连门面、办公室等都没有,只能站在街边散发低成本的传单;第三,这减肥产品的效果值得怀疑,这种低廉的“广告策略”没有让消费者感知其能长期经营等,如此,该产品就没有设置可以信赖的承诺,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那么,“减肥”公司究竟要卖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减肥”公司要卖的不仅仅是产品,不仅仅是服务,不仅仅是良好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卖可置信的承诺!
于是,大量的减肥公司也开始打铺张浪费的广告以塑造品牌,并将自己塑造为高端品牌形象,以为高额广告费打出来的就天然应该是高端品牌,价格惊人;然而,近30年的中国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正确消费观念形成比较缓慢,因此,减肥也大多数是一般的普通消费人群,就像本文开篇讲述的故事里面的这家公司就到小商品市场上去寻找客户,而不是去高档商场寻找客户,但是,笔者要讲述的是,低端的减肥市场照样需要高超的运作技巧,一个显著的手法就是用巨额广告塑造的可置信的低端减肥品牌。
二、低端减肥还是中端健身?
从图1可以看出,无论是减肥还是健身,或者养性,都有低端、中端和高端之分,但沿着红色的粗箭头方向可以看出其适应性,比如,低端减肥领域也可以有高端品牌,但这里的消费人群比较稀少,走的也是巨额利润的道路,比如天价理发店,只有那些著名的腰缠万贯的财主或明星们才有可能去享受,一般的老百姓根本不可能用自己辛辛苦苦7、8个月的薪水去剪一次头发,当然,有些傻子商家偏不信“邪”,非要将高端理发推向普通人群市场,而一些本来就很穷酸的人,比如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学生等,又傻乎乎地往口袋里钻,结果闹出了天大的笑话,而商家不仅破产倒闭,还被关进了监狱,真的是人财两空!!
因此,对于高端品牌的减肥产品应该清晰地界定,否则,不仅会闹出笑话,反而可能会使得定位错误,公司经营困难。
对于许多人来说,减肥是非常不雅的名词,于是就发明了“健身”方法,其目的还是减肥,当然,不排除少量人健身目的不是减肥,但那只是少数,笔者认为,同样是减肥,却上升为另一个层次,即物理减肥的高台阶运用。
所谓健身,一般都认为是一种体育项目,尤其是指包括徒手或用器械的体操,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性以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
笔者曾经有锻炼过,当然也健身过,而且健身俱乐部的老板总是会说,你只要坚持你的体重一定会大幅度下降!换句话说,“健身”置入的依然是“减肥”,当然,如果健身做到这种层次,依然是低端货色,需要进行提升,那就是通过健身以强健体魄,这时即使体重没有减轻,也不影响身体健康,反而促进了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从单纯的“外在美”变成了“实力美”了。
当然,健身的方法很多,有热的有冷的,有静的也有动的,一般有大众健身操、搏击健美操、有氧舞蹈、拉丁健美操、健身球和瑜珈等。尤其是瑜珈,将“融合”与“和谐”概念引入,又与我们国家现在的某些治国方略相一致,呵呵,的确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也非常喜欢健身,但笔者一般不采取那些静止的或者柔弱的健身方法,而是喜欢剧烈的运动,例如踢足球,打篮球,打网球,或者马拉松奔跑等,许多朋友都给我取了一个球场外号——“会飞的坦克”——既沉重又轻盈,呵呵,沉重得像坦克,而轻盈得像会飞的小鸟。
呵呵,需要明确强调的是,“健身”是全民运动,但城市里的静态健身则是中产阶级的俱乐部式的运动,因此,“健身”在此就是一个中端品牌的概念了,而且目标人群就是中产阶级。
很显然,减肥就需要做成低端品牌,而健身就需要做成中端品牌,虽然健身也可以做成高端品牌,还可以是低端“产品”,但从管理统计学意义上讲,低端就是减肥,中端就是健身。

三、高端养性养什么?
然而,我们在很多广告里可以看到,许多健身广告,甚至许多减肥广告都宣称自己可以修身养性,果真如此吗?
所谓“养性”,是指精神情志的调养与道德品格的修养,《淮南子·俶真训》有曰:“静漠恬惔,所以养性也。”道家与道教主张淡泊无为,涵养人的自然本性,而《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也有道:“道林养性”等。
呵呵,由此看来,这“性”不是什么人都能“养”的,笔者的浙大有一个同学就因为“养性”而成为了神经病,而现实生活中确实常见一些因为“养性”不当而变成神经病或者精神病的案例。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浮躁的年代,要“养性”可不是一般的工程,需要有较高的基本素质,在笔者看来,这个群体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群,而应该走高端市场,当然,这个市场之所以高端,与官势和钱财的关系不太大,而需要真正认识自身。当然与知识高低也没关系,许多大学教授削减脑袋钻营意图当官发财,无学无术,且心烦气躁,有些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还沽名钓誉,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放弃自己的尊严,放弃基本的人生观和基本的道德。
笔者之所以要提笔撰写此篇文章,其重要目的就是要介绍养性之道的高端品牌特性,将实力美变成内在美!而这首当其冲的是,我们如何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何在浮躁的社会里建立我们的品格与道德?
由于传统的教育使得我们缺乏许多基本的人生哲理的基本常识,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因此,我们养性的第一步,是要建立高端读书俱乐部,好好读一些真正的书籍,例如hayek的书,例如黑格尔的书等,这些书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我们的基本道德,并通过读书来了解我们自身。
第二步,我们要变静为动,将读书化作行动,化作我们为社会服务的勇气,例如我们可以组建环境保护志愿者团体,弱势群体权利维护志愿者组织等,意图通过我们的行动将给社会进步提供帮助。事实上,笔者认为,真正的“养性”之道不是坐在家里一动不动,而是要将我们的所思所想化作切实有效的行动,真正将道德观和人生观凸显出来,并教育和带领更多的人群。
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就是我们可以就“养性”之道做成社会大道,养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并为流失的精神依托建立新的家园。而一旦我们的“养性”之道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生活习惯,那么,我们高端养性的最高目的也就达到了。因此,笔者认为,高端养性不简单是养自己的“性”,更重要的是,让社会“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