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09-10-30 00:25:23
都好有见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00:36:57
测算方法差异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00:48:16
学到了不少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08:34:03
价格剔除了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08:40:45
楼主说的三者收入更偏向于以分配法衡量GDP(但应该也不完全相同),我记得听一位老师讲过,我们国家的GDP是以生产法为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08:49:50
应该统计指标的含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09:19:15
学习啦
说得不错,请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0:11:45
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1:15:18
支持二楼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1:17:05
未剔除折旧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1:21:12
版主说的
“政府,居民和企业三者的收入增速在2000年之后都维持10到20的增速,为什么GDP只有10左右呢? ”
我觉得很容易理解啊,例子就跟楼上的一样,GDP是最终值,但是中间值有很多,也可以不断倒买,就象炒股一样……所以政府,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增速就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1:32:36
lynn_one 发表于 2009-10-30 08:40
楼主说的三者收入更偏向于以分配法衡量GDP(但应该也不完全相同),我记得听一位老师讲过,我们国家的GDP是以生产法为主的
我是野路子,不懂的。
好像也叫收入法吧!

至于折旧因素在企业层面已经剔除,

至于价格因素顶多也只影响个人收入吧,按照3%的平减,40%的占比,影响GDP1个点多一点而已,不至于那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1:33:55
yhsally2008 发表于 2009-10-30 11:21
版主说的
“政府,居民和企业三者的收入增速在2000年之后都维持10到20的增速,为什么GDP只有10左右呢? ”
我觉得很容易理解啊,例子就跟楼上的一样,GDP是最终值,但是中间值有很多,也可以不断倒买,就象炒股一样……所以政府,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增速就高啊
按照LS的说法,GDP应该虚高才对,但实际上统计局已经剔除了中间环节因素,只记入了增加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1:44:11
GDP的测量有三种方法,结果大抵一致。
GDP核算-生产法
GDP=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我国的一产、二产GDP采用生产法核算

GDP核算-支出法
名义GDP=各部门的支出之和
Y=C+I+G+(EX-IM)
C:         消费
I:           (总)投资
G:          政府支出
EX-IM:净出口(出口-进口)

GDP核算-收入法
GDP是经济体所有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收入的总和

你应该是用收入法的
GDP=劳动报酬+生产水净额+资本所得-折旧
你忽略了折旧...

我也不是非常确定。只能回答到这样了。

而且如果算GDP增速的话,一般不是这样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1:45:10
这是一个关于GDP定义的问题
中文不知道该怎么说,告诉你英文。
其中一条是
GDP includes goods and services currently produced. It does not include transactions involving items produced in the past.
这个意思就是说。比如我买了一辆新车。花了10万。这个10万算GDP。但是我卖给了另外一个人8万。我的income是增加了,但是这却不再计算入GDP里。所以这个增速当然要比实际增速要小。

企业,个人,政府都一样。里面中间环节产生的钱。都不算在GDP里。下面例子的GDP就等于最后那10块钱。

比如农民花了1块钱种了米,卖给A同学4块钱用米生产米线,然后A同学再最后用10块钱卖给消费者

不知道你明白了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1:47:18
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

  (以前的)生活费收入:指调查户实际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

  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帐补贴-个人所得税

  生活费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帐补贴-赡养支出-赠送支出-亲友搭伙费

  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费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费收入)除以家庭人口。

从这个定义看,应该不存在重复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1:48:49
这是一个关于GDP定义的问题
中文不知道该怎么说,告诉你英文。
其中一条是
GDP includes goods and services currently produced. It does not include transactions involving items produced in the past.
这个意思就是说。比如我买了一辆新车。花了10万。这个10万算GDP。但是我卖给了另外一个人8万。我的income是增加了,但是这却不再计算入GDP里。所以这个增速当然要比实际增速要小。

企业,个人,政府都一样。里面中间环节产生的钱。都不算在GDP里。下面例子的GDP就等于最后那10块钱。

比如农民花了1块钱种了米,卖给A同学4块钱用米生产米线,然后A同学再最后用10块钱卖给消费者

不知道你明白了么

详细请参考<principle of macroeconomics> Mankiw. 5e.Chapter10
or <macroeconomics> Mankiw. 5e. Chapter 2.
前者是入门级。后者比前者难懂点。
然后论坛上有第一本的翻译。你可以看。貌似在宏观经济学上传下载区。网址如下。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21525-1-1.html
这本书是微观和宏观一起的。你看目录到国民收入这里差不多了。。在满后面的。慢慢找。

系统的看书,是学好东西的关键。什么东西都一知半解的。回答和没回答一样。如果能自己看书解决问题那就最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1:52:55
“政府,居民和企业三者的收入增速在2000年之后都维持10到20的增速,为什么GDP只有10左右呢? ”
我觉得很容易理解啊,例子就跟楼上的一样,GDP是最终值,但是中间值有很多,也可以不断倒买,就象炒股一样……所以政府,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增速就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6:29:25
政府收入是增加了不少,但支出呢?如果政府收入中有很大部分用于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会使GDP大大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7:08:02
支出问题应该影响不大,关键是GDP核算的是增加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7:32:01
三者收入也可能来自出口啊,GDP核算的是国内生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7:35:09
另外的算法是:工资+利润+利息+租金=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7:44:43
中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
出口14285亿美元,按7折算为10万亿,
商务部财务司副司长徐加爱前天在中国政府网接受网友提问时曾透露,上半年中国企业平均出口利润率仅为1.5%,现在金融危机,多算点,翻番,也就是3%,3K亿利润。
占比1%

这个问题可能确实存在。感谢!
不过影响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7:45:34
12# clarklh
不对,GDP是10元,
1、假如米线的原料是3元,这个是增加值3元,
2、厂家花3元买进生产出米线再用5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商,这个增加值是5-3=2元;
3、批发商卖给成都小吃8元,这里的增加值为8-5=3元
4、最后成都小吃卖给顾客10元,增加值为10-8=2元。
因此一共的增加值为3+2+3+2=10元,就是最后的销售额=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7:56:16
种稻谷需要投入生产资料。
生产米线需要机器设备人力和电
批发商有租金人力和折旧
小吃店有工资,税收等等。
这些理论上都会扣减的,由于数据不足导致的情况可能有,但起码在总体汇总数据后应该进行一定的估计,并将其剔除。


中间环节的成本消耗了前期生产或者已经计量的价值,不应算入当期的增加值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7:57:23
专业啊z@!@!!!!!!!!!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8:00:14
mindman 发表于 2009-10-30 17:57
专业啊z@!@!!!!!!!!!
因为不专业才出来问啊!

专业的大牛都还没有露面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8:05:24
55# clarklh ,你在卖出产品的时候就已经算过成本了,你的米线进价8元,卖10元,其中的2元就是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每个交易都这样计算。因此GDP的三种计算方式是同样的结结果也就是说:增加值=工资+租金+利息+利润=C+I+G+NX,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8:11:12
我比较困扰的是:一般计算方法GDP=C+I+G+NX当中,消费到底是指的什么,如何统计,比如我买买了台机器,算是消费了,但我用机器来赚钱,是不是投资呢?有没有高手能吧这个计算方法解释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18:30:15
http://www.tstj.gov.cn/E_ReadNews.asp?NewsID=453

LS的可以看看这个链接,可以部分回答你的疑问。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这样理解,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方式不同,我考虑的是国家,居民和企业,用的是收入法(?)。而你用的是支出法,所以我们在某些方面有分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