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09-10-29 21:34:54
就是这里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36:23
老师好,问候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36:43
诸葛止于 发表于 2009-10-29 21:30
聂老师:您好!

您刚刚提到说超越市场/政府之外有其他的组织形式如:企业、协会、社区等。
市场、企业、协会、社区等均是组织的不同形式。甚至论坛、网游等此类虚拟的组织也属于其中。当然不同的组织形式有着不同的特征。


我的疑问是 不同组织之间的本质是什么呢?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决定组织的形式及规模的主要原因分别有主要有哪些呢?
答:组织的本质取决于定义,定义取决于研究问题的需要。威廉姆森(1991)认为,不同组织形式在契约法、行政控制、协调、激励强度、官僚主义和契约不完全程度等方面都不同。你可以参考我的长篇综述《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链接为http://www.niehuihua.com/dispArticle.Asp?ID=26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38:41
我虽然没读过制度经济学 但我想好的制度不是唯一的 我们完全有多条路来到达目的 所以西方总是拿民主来向中国施压从这个角度讲是不对的(我每天都看“环球时报” 对政治和经济比较感兴趣 呵呵) 52# 聂辉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39:14
请问美国新制度经济学的前沿问题有哪些?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新进展?文献跟踪收集检索渠道与国内有哪些可资借鉴的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40:12
yf1021612 发表于 2009-10-29 21:30
聂老师您好,您在美国做研究,可不可以谈一下您在美国研究的感受,那里制度经济学方面最新的理论进展呢?
谢谢
答:我们与哈佛的距离是天壤之别,特别是学术环境方面。至于制度经济学研究,这里主要是产权经济学、契约理论和法经济学,其他的分支研究者不多。哈佛经济学Hart、Shleifer、Aghion等人的研究成果你可以通过他们的个人主页看到。概括地说,我认为声誉、不完全契约的基础、再谈判设计、制度内生等问题是比较热门的选题,对这些理论的经验检验也非常重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42:07
2009000410 发表于 2009-10-29 21:39
请问美国新制度经济学的前沿问题有哪些?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新进展?文献跟踪收集检索渠道与国内有哪些可资借鉴的不同?
参考前一个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无所不用其极”,只要是能解释问题的方法都可能被采用,因为这里的教授和学生功底都很好,不像国内只能用那几招。至于第三个问题,这个需要问这里的研究生,我不是很清楚。但似乎他们对文献的熟悉跟我差不多^_^。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43:03
您好聂老师:
       我学的是管理,但是就目前而言感觉所学的知识很空洞,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我想请教一下您,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和掌握一些什么样的管理工具将其运用于实际,怎么样能更好的学好管理学!我的问题可能跟您所研究的领域关系不是非常密切,但是我相信您肯定在这方面有您的高见。如果可能恳请聂老师推荐一些好的书籍!非常感谢您的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45:19
钢铁侠 发表于 2009-10-29 21:34
请问聂老师:
     我感觉中国的隐性犯罪成本太低了,比如说学生的自行车被盗,但学生大部分是从地摊上买的车子,都没有发票,但据说没有发票连报案都报不了,那这样学生不是太亏了吗?有没有好的制度可以让学生的权益得到保护?
答:这是一个大问题。也许,对于中国当下来说,经济增长是政治性任务,也是民生大事,其他的事情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建立一个尊重产权和保护产权的社会需要很长时间,而这需要对官僚进行约束。中国通往法治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民间、传媒和NGO的推动。另外,在纳什均衡下,低水平的均衡也能维持很久,这是令人无奈的。比如,学生买二手车是不是一个均衡呢?很可能是,而且是一个囚徒困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46:37
聂老师您好!
看过您个人的简介,不乏一番感慨和敬意。您的传奇式学术道路一直是一个谜题。
希望您能够简短而精炼的描绘一下您的成长之路,然后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指点!
我以及论坛的朋友可能都部分或者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探索之中,也懂得如何在一个起点开始做起。
只是在整个过程中似乎缺乏那么一点点的“利器”。您能否用更为前沿,或者您本身的标杆提点我以及其他可能从事学术的后辈们。
感谢您即将给出的精彩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48:36
我们知道制度是抽象的,很难量化,这给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不知道目前对制度的定量分析进展如何?描述制度的数据是否还是难以获得?有哪些获得数据的途径?微观计量在制度经济学中的应用有哪些方面呢?请聂老师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48:45
hanyong 发表于 2009-10-29 21:43
您好聂老师:
       我学的是管理,但是就目前而言感觉所学的知识很空洞,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我想请教一下您,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和掌握一些什么样的管理工具将其运用于实际,怎么样能更好的学好管理学!我的问题可能跟您所研究的领域关系不是非常密切,但是我相信您肯定在这方面有您的高见。如果可能恳请聂老师推荐一些好的书籍!非常感谢您的时间!
答:经济学侧重为什么,管理学侧重怎么办。国内教授管理学的老师很多没有管理经验,又没有机会利用咨询等经验进行系统化的梳理,而且没有丰富的数据库可以进行间接学习,所以学生学不到实际的东西并不奇怪。相比较而言,我认为管理学与国外的差距比经济学的差距更大。你看美国管理学杂志,大量使用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就知道差距了。不过,管理重在体悟,你只要保持思考的头脑,边工作边学习也可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49:49
聂老师,请问您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与哈佛的研究生不差,为什么他们能做出那么好的理论研究,或者说有创意的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0:14
聂老师您好!
     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宏观范畴,可是对于我们个人尤其是学生,怎么样能静心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研究中,尤其是在如今物欲横流,极度浮躁的一种社会氛围中,真切期待您的回答!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2:10
聂老师,您好!感谢您对我刚才问题的回答。
1.在国内要想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大多是吸收国外前沿观点,往往多采用实证研究,才能被认同。那么,我想问国外学者的文章是怎样做出来的呢?他们的想法来自什么哪里?
2.另外,国外实证研究方法是不是和我国一样非常强调呢?非常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2:31
xlb 发表于 2009-10-29 21:48
我们知道制度是抽象的,很难量化,这给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不知道目前对制度的定量分析进展如何?描述制度的数据是否还是难以获得?有哪些获得数据的途径?微观计量在制度经济学中的应用有哪些方面呢?请聂老师指点!
答:制度经济学已经在这个方面进步很快了。有很多文章都涉及制度的量化分析,尤其是Acemgolu的一些文章。你就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就制度量化分析已经比较成熟了,只有国内的制度经济学者还在说什么“交易费用不能量化”之类的话。
Glaeser, Edward, 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 and Andrei Shleifer, 2004, “Do Institutions Cause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9(3): 271-30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3:13
聂老师早上好!
先感谢聂老师的精彩回答,我也是农村贫寒出身,本科读数学,现在读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生,这个专业比较宽泛,还不太适应;探索中,自己是致力贫困问题,希望能得到聂老师指点.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3:35
fentone 发表于 2009-10-29 21:49
聂老师,请问您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与哈佛的研究生不差,为什么他们能做出那么好的理论研究,或者说有创意的研究.
答:因为文献积累只是做好研究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重要的是,他们有一流的大师指导,我们没有啊。^_^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4:17
hanyong 发表于 2009-10-29 21:50
聂老师您好!
     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宏观范畴,可是对于我们个人尤其是学生,怎么样能静心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研究中,尤其是在如今物欲横流,极度浮躁的一种社会氛围中,真切期待您的回答!非常感谢!
答:对学术本身有兴趣,愿意去探求未知世界,这是最根本的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5:50
聂辉华 发表于 2009-10-29 21:48
hanyong 发表于 2009-10-29 21:43
您好聂老师:
       我学的是管理,但是就目前而言感觉所学的知识很空洞,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我想请教一下您,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和掌握一些什么样的管理工具将其运用于实际,怎么样能更好的学好管理学!我的问题可能跟您所研究的领域关系不是非常密切,但是我相信您肯定在这方面有您的高见。如果可能恳请聂老师推荐一些好的书籍!非常感谢您的时间!
答:经济学侧重为什么,管理学侧重怎么办。国内教授管理学的老师很多没有管理经验,又没有机会利用咨询等经验进行系统化的梳理,而且没有丰富的数据库可以进行间接学习,所以学生学不到实际的东西并不奇怪。相比较而言,我认为管理学与国外的差距比经济学的差距更大。你看美国管理学杂志,大量使用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就知道差距了。不过,管理重在体悟,你只要保持思考的头脑,边工作边学习也可以的。 [/quote
聂老师有没有一些好的书籍推荐呢,非常感谢您的回答,我非常满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6:55
47# 聂辉华
我们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现在全是这种方法!太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6:55
zchsyc 发表于 2009-10-29 21:52
聂老师,您好!感谢您对我刚才问题的回答。
1.在国内要想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大多是吸收国外前沿观点,往往多采用实证研究,才能被认同。那么,我想问国外学者的文章是怎样做出来的呢?他们的想法来自什么哪里?
2.另外,国外实证研究方法是不是和我国一样非常强调呢?非常谢谢
答:国外也是做经验研究的人居多数。只有毕业于top10的毕业生才会做比较多的理论研究,因为理论研究对研究者的要求更高,他们必须提供一般化的分析框架。他们的想法主要靠自己想,然后和老师讨论,而他们的老师就是本领域的领航者!我们在国内不可能有这个条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7:11
聂老师,您现在在哈佛大学而且已打下扎实的经济研究的基本功,哈特教授也是您的导师,请问一下,他的指点或者说哈佛\MIT等大师的指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7:53
babyzdp
美国生活怎么样?在你看来美国经济复苏的周期还有多长时间?民众生活指数及信心怎么样?
答:我在哈佛的生活很紧张,压力比较大。你可以看我在搜狐博客和网易博客上的“哈佛日记”系列。在哈佛感受不到美国经济的起落,因为大学比较特殊。因此,我无法回答你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8:14
hsz3000
我关心房价走势,哈哈,能够解答就最好了。是不是该买房子?

答:房价的走势取决于政府攻破“政企合谋”的决心,因为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合谋才导致了房价高涨,而合谋的动力来自GDP考核机制。房价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因此通常的经济学原理难以预测。你看跌了就买吧,短期内估计不会跌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1:59:14
制度的确重要,但是似乎没有进入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给人的感觉制度经济学似乎内容比较凌乱,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原因何在呢?门外汉,贻笑大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2:00:37
聂博士你好,经常读你的文章,也关注你在哈佛的最新情况。想问问你学术的大方向是什么,有没有一个终极目标是你毕生要追求的?在今天中国纯学术和知识分子都不被真正重视的情况之下,除了学术兴趣,还有什么支撑着你的求索之路?希望你能挑到我这个问题,很想知道你的答案。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2:00:55
聂老师,您好 !
  我想请教企业权力的来源这个问题?如果资本是一个稀缺的资源,那么资本所有者无可厚非可以获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知识已经成为一个稀缺资源,但是知识所有者却没有那样幸运获得与自己知识相匹配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基本上还是“资本雇用劳动”,契约理论如何实现把知识这个要素(特别是隐性知识)纳入现代企业理论框架,从而让声誉、人力资本和知识可以和资本平等对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2:01:00
聂博士你好,经常读你的文章,也关注你在哈佛的最新情况。想问问你学术的大方向是什么,有没有一个终极目标是你毕生要追求的?在今天中国纯学术和知识分子都不被真正重视的情况之下,除了学术兴趣,还有什么支撑着你的求索之路?希望你能挑到我这个问题,很想知道你的答案。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22:01:03
fentone 发表于 2009-10-29 21:57
聂老师,您现在在哈佛大学而且已打下扎实的经济研究的基本功,哈特教授也是您的导师,请问一下,他的指点或者说哈佛\MIT等大师的指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答:他们可能比较了解选题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样的研究是有学术价值的。我跟哈特教授讨论过,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哈特是做纯理论的,他在乎的是严格自洽的假设、精巧的建模和对现有理论的贡献。MIT的Holmstrom的课我一直在听,他更在乎第二点。我们国内的老师在这个方面难以指导学生,因为我们自己水平不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