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527 4
2009-10-29
我认为品牌总体而言成一个梯级层次
第一层(最底层) 只是一个产品的标签
第二层   如若经营的比较好,便能带来除产品以外的溢价
第三层   继续经营的好的话,便有空间实施品牌杠杆效应,取得规模效益
第四层   继续下去,成为很实际,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主要在企业手中
第五层   继续下去,开始发挥一定的文化价值
第六层   继续下去,与国家形象、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达到最高层次,以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所诉只是我本人的思考,望各位高手提出意见,以便完善,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9 22:47:29
还不错,从品牌产生的历史看,开始就是标签,但是现在已经分化了,第四层第五层就不对了, 所谓国家,民族,都是品牌背后被认可的价值而已,这个价值被越广泛认可,,品牌就越受欢迎, 民族,国家,比起国际主义是不是窄点,跨国品牌一般不打所谓国家品牌的,除非他的产地对品牌价值有影响,比如法国原产的红酒和奢侈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08:46:41
2# wangfei8126
谢谢你的意见,但是我觉得这里头有个问题,当世界经济被金融危机席卷之后,很多顶级品牌都受到很多投资者的青睐,但是这些品牌拥有者并没有放弃手中的品牌,一是看好其重生的实力,此外,我觉得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当可口可乐不在是在美国人的财产,当奔驰宝马不在是德国人的财产,当汇源不在是我国的财产,各国的人民都会感觉到文化上的缺失,像可口可乐、奔驰宝马,人们感受上的落差甚至可以与信仰的缺失差不多。
不知你觉得这个说法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08:59:03
2# wangfei8126
谢谢你的观点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有其他的看法,假设,可口可乐、奔驰、宝马都不在是美国、德国的品牌之后,那两国人民会有什么反应,我觉得作为上述三个品牌,它们已经是其所在国家文化之一,而且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如果上述假设发生,那么两国人民的心理落差应该不亚于在信仰上的缺失。
还有,在汇源即将被可口可乐收购前期,大家都知道这笔收购对我国民族企业之一的汇源来说利大于弊,但为何国人和政府分别在思想上和政策上对此进行了阻碍,我想也是因为汇源这个品牌与中国的民族企业已经挂钩,大家都开始保护这样一个已经融入中国文化的品牌。
纯属个人观点,不知妥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0 09:45:12
很简单, 为什么要打民族牌,因为顾客看重,那么它就是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有本体和衍生的内涵,比如在美国,摩托罗拉是本土品牌,NOKIA是外来的,我可以用这点来在顾客那里赢得一点认可,那么这就是品牌衍生的价值, 而不是品牌价值本身,因为这个东东,只能给一小部分人带来价值,而真正的品牌价值,是你打算传递的价值和顾客认可价值的交集,你moto和NOKIA最后竞争的胜利不是在谁是民族品牌上,而是谁真正能赢得顾客还能赚回钱来, NOKIA坚持功能创新,MOTO坚持技术路线,这就是他们真正的不同价值,不同的方式,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所以不用把品牌拉那么高,品牌从来就不解决信仰问题,如果你要卖给基督徒,你贴上基督教的标签肯定好卖,你卖佛经给他肯定不如卖圣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