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688 0
2017-09-21
    根据中电联统计,截至2016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16.5亿千瓦。其中,煤电装机容量9.4亿千瓦,占发电装机总量的57.3%;发电量达6.0万亿千瓦时。其中,燃煤发电量约3.9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65.5%。
    目前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装置已经全覆盖,除尘、脱硫、脱硝成为煤电标配装置,治理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6年,单位火电发电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降至0.08克、0.39克和0.36克。
    2016年,火电烟尘排放量比峰值600万吨下降了94%,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峰值1350万吨下降了87%,氮氧化物排放量比峰值1000万吨左右下降了85%;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2016年火电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822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21.6%。
    煤电清洁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常规大气污染物已不是煤电发展的约束性因素,碳减排将成为煤电发展重要制约因素。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还难以解决煤炭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协同好煤电与气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在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确保电力工业清洁低碳发展。
    2015年以来,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进展迅速。截至今年6月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已累计完成5.7亿千瓦,占煤电机组装机容量的60%。京津冀地区已经全面完成,东部地区也已基本完成,到2020年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
    对于此前热传的火电湿法脱硫成为雾霾主要原因的说法,与会专家明确给予否定。就排放量而言,气象学家已经明确得出结论,湿法脱硫水蒸汽排放导致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
    推进非电工业大气治理
    非电行业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由于煤电行业污染物持续减排,非电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占比越来越大,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的排放量占到3/4以上。非电行业的污染治理的基数、管理的能力,与电力行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环保部将紧紧抓住非电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这个主要矛盾,加快推进工业炉窑燃煤锅炉和散煤等污染的治理。”
    近十多年治理持续推进,煤电的减排潜力很有限,非电工业和民用散煤成为进一步减排的主要领域。比如,在京津冀及周边7省市区700多万吨的SO2排放中,非电工业和民用散煤排放高达580多万吨,占比83%。
    京津冀地区PM2.5主要来自工业和民用两个方面。其中,冬季由民用源主导,而其他季节由工业源主导。“加大民用散煤和散乱污企业治理力度,加大非电工业治理和冬季错峰生产力度,是进一步释放减排潜力,实现空气治理持续改善的路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