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很火热,ZF把它升级为国家战略,企业巨头也都在布局圈地,但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人工智能是听起来很有趣,但缺乏真实感,有点像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里出现的那些聪明的机器人。
实际上,机器人只不过是人工智能的外部载体之一,人工智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以多种形态出现在了日常生活之中,并铭刻在集体的记忆里。就像数百年之后,或许没人会记得卡斯帕罗夫,但是人们会记得“深蓝”,或许人们已经混淆了李世石与柯洁,但是一定还记得AlphGo。
这就是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深刻影响。日前,有研究机构盘点了目前最成功的五大人工智能应用产品,看人工智能与现实碰撞引发的变化。
“沃森”:智力碾压美国最强大脑
2011年初,IBM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沃森,参加了益智类综艺节目“危险边缘”,有点类似中国的最强大脑。在节目中,沃森打败了最高奖金得主和连胜纪录保持者,赢得100万美元的奖金,成为“全美国最聪明的人”。
谷歌搜索:让搜索变得更聪明
“为什么谷歌要做免费搜索?”
“不,我们在做人工智能。”这是谷歌CEO给出的解释。
谷歌搜索看上去是一款搜索引擎,但其机制算法与人工智能程序类似,用户在谷歌上的每一次搜索,都是在辅导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谷歌用户感觉到,谷歌搜索正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你”
中能工业智慧:DPEN平台比你更懂自己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石,只有当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才可能产生智能。那么如何搜集基数如此庞大的数据系统?
中能工业智慧技术研究院(简称“中能智慧”)打造的DPEN数据平台,支持数千万个采集节点,可以将数据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数据平台上来,并对数据进行解析,给出最优化决策建议。DPEN的厉害之处,在于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自我学习、知识推理,从而超越现有数据范畴,站在经验的肩膀上,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可以说比你还了解自己。
苹果Siri:智能私人助理
Siri对生活影响无需赘述,从聊天解闷,到帮助主人搜索解决问题,如读短信、介绍餐厅、询问天气、语音设置闹钟等,Siri能够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多不同的表述方式,并完成在海量数据中的搜索。
微软识花:一秒变身识花达人
邂逅一枝美丽的花儿,却不知道它的名字,它的特征,它的动人花语,这难道不是一件万分遗憾的事?微软识花,只需拍摄花儿照片或选取手机图库中的花儿图片,就能快速、精确地识别花儿,并通过花语、药用价值等信息,讲述关于花儿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