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g30 发表于 2009-11-2 14:20
国文不错!赞一个!![]()
"为一事一物而求一利者,为效用也。事物者,客也;利者,主之受也。"
问:1、是物本来有效用?还是当你认为此事此物有用时此事此物才有效用呢?
2、“事物者,客也;利者,主之受也。”诚如所言,“事物者,客也”,也即是客观的存在着的东西,这里没有讲效用,但是下半句,“利者,主之受也”,也即是说有人用着此物了,此物才有效用。恕某愚钝,是物有效用才引起人的需要呢?还是因为人的需要才使此物有效用呢?
其实是一个问题,因为上面那位把一句话拆成两部分,我也分两次问一个问题。
3、关于效用和物品价格的问题,如何联系到一起的,谁引起谁?
聪明的人,烦请回答一下。
再次重申,我只请教,不辩论。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11-2 16:10
一.物固有效用,然此效用非效用论之效用也。以此效用为彼效用者,为不解效用论也。
二.前者乃为自然效用及技术效用,后者为社会效用。对于前者,余常以自然使用价值及技术使用价值称之;而于后者,则常以社会使用价值称之。前者,不存乎于我等之感官,如尔之客观存在是也;后者,则存乎于我等之感官,为主观评价之结果是也。如黑白电视机,时人尚愿购否?尔愿购否?无论愿否,其功能仍存也。
马祖曰:资本主义生产,乃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也。试问,如无人愿购,其价值何在?马祖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于之有涉乎?此使用价值即为余之技术使用价值是也,而非社会使用价值即效用论之效用也。
三.余在此先阐明一点,所谓价格,乃能够使商品稳定成交方有意义,否则,生产者将饿死矣。至于生产成本,时人不理之,为之奈何?时人不晓之,为之奈何?如有一愚者,于平时为一成本为五毛之馒首索价五元,无人购之,则与效用论之效用无关。
于是乎,效用论之效用与价格乃于市场系之。无固有之效用,则即可有效用论之效用,亦可无效用论之效用,乃因人因时而异也。无固有之效用,则效用论之效用不过镜中花,水中月也;无效用论之效用,固有之效用乃一废物也。
诗客曰:固有之效用并效用论之效用,二者缺一不可也。劳动,乃创造价值之基础,效用,乃评价其尺度之集中表现形式是也。
四,辩否由尔,应否由我等.有效用则应之,无效用,则作壁上观.
pengleigz 发表于 2009-11-2 17:031、只有我认为此事此物有用时,此事此物才有效用,而且不管此事此物本来是否有用。效用是人对客观的主观认识。yjg30 发表于 2009-11-2 14:20
国文不错!赞一个!![]()
"为一事一物而求一利者,为效用也。事物者,客也;利者,主之受也。"
问:1、是物本来有效用?还是当你认为此事此物有用时此事此物才有效用呢?
2、“事物者,客也;利者,主之受也。”诚如所言,“事物者,客也”,也即是客观的存在着的东西,这里没有讲效用,但是下半句,“利者,主之受也”,也即是说有人用着此物了,此物才有效用。恕某愚钝,是物有效用才引起人的需要呢?还是因为人的需要才使此物有效用呢?
其实是一个问题,因为上面那位把一句话拆成两部分,我也分两次问一个问题。
3、关于效用和物品价格的问题,如何联系到一起的,谁引起谁?
聪明的人,烦请回答一下。
再次重申,我只请教,不辩论。
2、因为人的需要才使此物有效用。注意,谁需要此物,则此物对谁有效用。效用由需要引起。
3、一方面,一物的价格决定该物对任何需要此物的人的最小边际效用(是量的关系,不是质的关系),并决定了该物的需求量;另一方面,该物的价格通过比较优势决定了供给量。需求量和供给量的不一致反作用于价格。
4、任何效用的取得,都必须耗费时间。在这一点上,效用论和劳动论可以达成一致。
5、就价值论来说,效用论和劳动论都会得出价格决定价值的结论。
刘保强 发表于 2009-11-2 17:48
恕某愚钝,是物有效用才引起人的需要呢?还是因为人的需要才使此物有效用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1&from^^uid=424979
--------------------------------------------------------------------------------
我来替楼主答一下:因为物对人产生作用才使其可能引起人的需要,因为物的作用满足了人的需要才使得人们把这个作用称为效用。所以说,效用是人与物相互作用的结果,由物来提供作用,而由人来做出评价。它是受到人的认可的物的作用,或者说,是物对人产生的正作用。我们将其割裂开来,单独强调任一方面,都将会陷入误区。
yjg30 发表于 2009-11-2 18:03问:1、关于上述回答之“一”者,物本身的效用不是效用论者所谓的效用,也即是说效用论的核心是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为依据的,进一步说也即是个人以为这个物体有用,那么这个物体就有用,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11-2 16:10
一.物固有效用,然此效用非效用论之效用也。以此效用为彼效用者,为不解效用论也。
二.前者乃为自然效用及技术效用,后者为社会效用。对于前者,余常以自然使用价值及技术使用价值称之;而于后者,则常以社会使用价值称之。前者,不存乎于我等之感官,如尔之客观存在是也;后者,则存乎于我等之感官,为主观评价之结果是也。如黑白电视机,时人尚愿购否?尔愿购否?无论愿否,其功能仍存也。
马祖曰:资本主义生产,乃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也。试问,如无人愿购,其价值何在?马祖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于之有涉乎?此使用价值即为余之技术使用价值是也,而非社会使用价值即效用论之效用也。
三.余在此先阐明一点,所谓价格,乃能够使商品稳定成交方有意义,否则,生产者将饿死矣。至于生产成本,时人不理之,为之奈何?时人不晓之,为之奈何?如有一愚者,于平时为一成本为五毛之馒首索价五元,无人购之,则与效用论之效用无关。
于是乎,效用论之效用与价格乃于市场系之。无固有之效用,则即可有效用论之效用,亦可无效用论之效用,乃因人因时而异也。无固有之效用,则效用论之效用不过镜中花,水中月也;无效用论之效用,固有之效用乃一废物也。
诗客曰:固有之效用并效用论之效用,二者缺一不可也。劳动,乃创造价值之基础,效用,乃评价其尺度之集中表现形式是也。
四,辩否由尔,应否由我等.有效用则应之,无效用,则作壁上观.
不过不管回答不回答,意思肯定是这样,否定了物本身的效用,那么肯定的就是主观感受方面了。
2、关于上述回答之“二”的意思是对上述第“一”个题的注解,也即是我的第一个问题的理解是不错的了。但是,问题由此而生,对电视机的需求是因为你的主观需要呢还是因为电视机本身具有这个效用呢?或者换句话说,对电视机的需要是一种什么样需要呢?如果你的主观需要十分的强烈,但是没有电视机,你的看电视的需要从何而生呢?
所谓社会需要,当然不仅仅是空气的需要,而是各种各样的人的实实在在的需要的综合,但是如果人不是生活在仅靠空虚的需要就能满足自己的感官、自己的精神等等,那么各种各样的人的需要就需要有相应的物来满足。因此看来问题不是这么简单,正象古代人根本不知道电视机为何物,因此也没有此种需要一样。所以
3、是由于物的本身的效用引起人的需要呢?还是由于人在与物的接触中以主观的的感受来决定物的使用价值呢?
4、“所谓价格,乃能够使商品稳定成交方有意义,否则,生产者将饿死矣。”关于这句话,是一句空话,不管稳定不稳定,要说明的始终是你的主观的感受如何转化为商品应该出售的价格。但是楼主在回答总是暗藏机关,楼主的话反过来说也即是:如果说商品不能稳定成交,那么价格也就没意义,如果商品稳定成交,那么价格也就意义。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照楼主的说法,价格要想使商品稳定成交,已经不是取决于个人的需求了,而是作为商品成交的前提了,也即是说商品先有一个稳定的价格,才能够使商品稳定交易。但是要说明的恰恰是这个价格,也没有说明价格是个什么东西呀!所以还是要问,什么是价格呢?
5、关于生产成本,消费者确实可能不知,但是生产者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也是消费者。一个生产馒头的纵然不会愚蠢到把一个值一毛五的馒头卖到五元,因为他受制于消费者的需求(也即消费者本人的主观的效用),但是为什么当消费者主观的需求变化的时候,生产馒头的没有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呢?那么这个生产者这么看来是真有点笨了点了。
6、“于是乎,效用论之效用与价格乃于市场系之。”(这个市场实在是太抽象和笼统了,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是商品交易的场所,那么反过来问,商品交易是怎么进行的呢?当然是由于消费者按照各自的需求(按照效用论的言语来说的,但是这句话实在是不符合实际了,因为商品的交易是商品换商品,即使中间插入货币也改变不了这个实质,而且看起来也是以商品本身具有价格为前提的。)进行的了。但是从这句同义反复的话里,看不出价格是如何形成的。请解释下。
请聪明人解释下?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11-2 19:19对于前几个问题,上贴已经说过:yjg30 发表于 2009-11-2 18:03问:1、关于上述回答之“一”者,物本身的效用不是效用论者所谓的效用,也即是说效用论的核心是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为依据的,进一步说也即是个人以为这个物体有用,那么这个物体就有用,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11-2 16:10
一.物固有效用,然此效用非效用论之效用也。以此效用为彼效用者,为不解效用论也。
二.前者乃为自然效用及技术效用,后者为社会效用。对于前者,余常以自然使用价值及技术使用价值称之;而于后者,则常以社会使用价值称之。前者,不存乎于我等之感官,如尔之客观存在是也;后者,则存乎于我等之感官,为主观评价之结果是也。如黑白电视机,时人尚愿购否?尔愿购否?无论愿否,其功能仍存也。
马祖曰:资本主义生产,乃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也。试问,如无人愿购,其价值何在?马祖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于之有涉乎?此使用价值即为余之技术使用价值是也,而非社会使用价值即效用论之效用也。
三.余在此先阐明一点,所谓价格,乃能够使商品稳定成交方有意义,否则,生产者将饿死矣。至于生产成本,时人不理之,为之奈何?时人不晓之,为之奈何?如有一愚者,于平时为一成本为五毛之馒首索价五元,无人购之,则与效用论之效用无关。
于是乎,效用论之效用与价格乃于市场系之。无固有之效用,则即可有效用论之效用,亦可无效用论之效用,乃因人因时而异也。无固有之效用,则效用论之效用不过镜中花,水中月也;无效用论之效用,固有之效用乃一废物也。
诗客曰:固有之效用并效用论之效用,二者缺一不可也。劳动,乃创造价值之基础,效用,乃评价其尺度之集中表现形式是也。
四,辩否由尔,应否由我等.有效用则应之,无效用,则作壁上观.
不过不管回答不回答,意思肯定是这样,否定了物本身的效用,那么肯定的就是主观感受方面了。
2、关于上述回答之“二”的意思是对上述第“一”个题的注解,也即是我的第一个问题的理解是不错的了。但是,问题由此而生,对电视机的需求是因为你的主观需要呢还是因为电视机本身具有这个效用呢?或者换句话说,对电视机的需要是一种什么样需要呢?如果你的主观需要十分的强烈,但是没有电视机,你的看电视的需要从何而生呢?
所谓社会需要,当然不仅仅是空气的需要,而是各种各样的人的实实在在的需要的综合,但是如果人不是生活在仅靠空虚的需要就能满足自己的感官、自己的精神等等,那么各种各样的人的需要就需要有相应的物来满足。因此看来问题不是这么简单,正象古代人根本不知道电视机为何物,因此也没有此种需要一样。所以
3、是由于物的本身的效用引起人的需要呢?还是由于人在与物的接触中以主观的的感受来决定物的使用价值呢?
4、“所谓价格,乃能够使商品稳定成交方有意义,否则,生产者将饿死矣。”关于这句话,是一句空话,不管稳定不稳定,要说明的始终是你的主观的感受如何转化为商品应该出售的价格。但是楼主在回答总是暗藏机关,楼主的话反过来说也即是:如果说商品不能稳定成交,那么价格也就没意义,如果商品稳定成交,那么价格也就意义。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照楼主的说法,价格要想使商品稳定成交,已经不是取决于个人的需求了,而是作为商品成交的前提了,也即是说商品先有一个稳定的价格,才能够使商品稳定交易。但是要说明的恰恰是这个价格,也没有说明价格是个什么东西呀!所以还是要问,什么是价格呢?
5、关于生产成本,消费者确实可能不知,但是生产者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也是消费者。一个生产馒头的纵然不会愚蠢到把一个值一毛五的馒头卖到五元,因为他受制于消费者的需求(也即消费者本人的主观的效用),但是为什么当消费者主观的需求变化的时候,生产馒头的没有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呢?那么这个生产者这么看来是真有点笨了点了。
6、“于是乎,效用论之效用与价格乃于市场系之。”(这个市场实在是太抽象和笼统了,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是商品交易的场所,那么反过来问,商品交易是怎么进行的呢?当然是由于消费者按照各自的需求(按照效用论的言语来说的,但是这句话实在是不符合实际了,因为商品的交易是商品换商品,即使中间插入货币也改变不了这个实质,而且看起来也是以商品本身具有价格为前提的。)进行的了。但是从这句同义反复的话里,看不出价格是如何形成的。请解释下。
请聪明人解释下?
诗客曰:固有之效用并效用论之效用,二者缺一不可也。劳动,乃创造价值之基础,效用,乃评价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02075&page=1&from^^uid=1161837
对于后面的问题,中心是,价格如何形成的,反效用论的一向理由之一是循环论证问题.
现在我们换个方式来谈这个问题:
试问,如果你现在生产了一种市场尚未出现过的产品,请问,你初次来到市场,你打算如何要价?
yjg30 发表于 2009-11-2 19:25
这样子回答总是使问题产生模糊。
肯定了效用是由于人的主观认识产生的,就不能同时肯定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回答不令人满意。
你那个试问,还是要请你先回答,这个新的商品是如何定价的呢?根据商品本身的效用还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呢?请不要回避问题。因为我们的回答已经是一定的了,决定于生产商品的一般劳动量。
另外,对于上面我所提出的问题,都没有回答,而且还把上述我本意要弄清的问题弄到一块去了。这不令人满意。
至于你说的反效用论的问题,我不反对物体有效用,但是我反对的是人通过主观的需要和商品的价格之间的沟通问题。我指出的那个矛盾你没有回答,因此不满意。
不过,既然提到循环论证,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循环论证的呢?说鸡先于蛋,或者说蛋先于鸡,这已经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游戏了,但是真理在哪里呢?
再一个,我是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提问。不过,你替楼主解答也没有问题。因为你们两人的回答中已经出现矛盾了。
yjg30 发表于 2009-11-4 09:24你的问题,在你的回答与我的回答中解决.你如果只想单方面进行,免谈.这与躲否无关.
你如果坚持你的要求,而我也坚持我的要求,这就如作一桩生意,我们达不成一致,无法成效.试问,你的要求有价值么?如果你就是那个生产者,试问,你的生产我不需要,有价值么?对你而言你有,可对我没有.你自己消费去罢,在这里,那就是你自己去欣赏你自己的主张去吧.而对我而言呢,却另有你的竞争在与我对话,我照样可以作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你"饿死"了,我"吃饱"了.你的"价值"在哪呢?你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就是相当于我的方式对你无效用,我不愿意按你的想法去回答问题,就是你的方式对我无效用或效用太低.有人与我对话啊,这一比较,我宁可选择别人,这就是效用排序.你被淘汰了.你的价值在哪啊.?在此,你就相当于竞争中的失败者.虽然有那多想法和主张,却在此无用.你的价值在哪啊?消费者不选择你,而选择别人,那不是消费者的躲避,而是消费者还有更好的选择.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11-4 09:43
你的问题,在你的回答与我的回答中解决.你如果只想单方面进行,免谈.这与躲否无关.
你如果坚持你的要求,而我也坚持我的要求,这就如作一桩生意,我们达不成一致,无法成效.试问,你的要求有价值么?如果你就是那个生产者,试问,你的生产我不需要,有价值么?对你而言你有,可对我没有.你自己消费去罢,(可是在这里,你需要不需要,价格已经存在了。这又如何解呢?)在这里,那就是你自己去欣赏你自己的主张去吧.而对我而言呢,却另有你的竞争在与我对话,我照样可以作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你"饿死"了,我"吃饱"了.(我需要粮食,按照你上面的回答,你可以不需要,所以饿死的不是我,但是我在需要粮食之前,我要用货币去买,而且是以一定价格去买,请问,你的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呢?躲避不算本事,如果其他人也同样这样问,你也同样回答,那么所有其他的人需要的你都可以用你不需要来搪塞过去,那么你是如何生活的呢?[biggrin] )你的"价值"在哪呢?你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就是相当于我的方式对你无效用,我不愿意按你的想法去回答问题,就是你的方式对我无效用或效用太低.有人与我对话啊,这一比较,我宁可选择别人,这就是效用排序.你被淘汰了.你的价值在哪啊.?在此,你就相当于竞争中的失败者.虽然有那多想法和主张,却在此无用.你的价值在哪啊?消费者不选择你,而选择别人,那不是消费者的躲避,而是消费者还有更好的选择.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2&from^^uid=1161837
yjg30 发表于 2009-11-4 09:29
(这句话有几解,物的有用性要在人认识以后才会有用,这里面忽略了这样的一个方面,对你来说,你认识了,这个物有用,但是对他来说根本还没有接触,难道这个物以后对这个人就没有用了吗?)
对,此物虽然在客观上对我和他都有用,但在主观上只于我有用,于他无用。因为他不可能会认为没有用处的物品对他有用,如在以后他认识到了此物的用处,则此物于他才算有用。
有用,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客观在主观上的影像。
电视机引起人们收看的主观需要,但是却同时减轻了看戏的需要或者看电影的需要,所以应该两方面都要考虑的吧?
这好像和我们讨论的主题不一致(这里我说的正是主要的,人的主观需要是变化的,而不是不变的,当一个新的物体引起了人的新的需要的时候,就会使人减少对于原来的某种相似东西的需要。也即是说你的需要原来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的有用恰好可以使原来的某种需要减少,而不管你的对原来的某物的认识变化没有变化,所以说,效用论没有想到这个方面的问题,这各上面的问题是一样的)
对。需要不是固定不变的,效用论从来不反对这种看法。但效用论的认为,需要的变化一定滞后于认识的变化,认识没有变化,则需要不会变化。一个新的物体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新的需要,是因为它首先引起了人的新的认识。
如果说人的需要决定物的效用,那么这太主观了,也有点先验了,因为如果不承认物也能引起人的需要,是一个先于需要的东西,那么就会承认古人也会有收看电视的需要,但这是十分荒唐的。是不是这样子呢?
不对,电视只能对认识到它的用途的人才会有用。注意有用性的概念,所谓有用,就是人们认为有用,而不存在人们没有认识到的有用。比如你的例子,古人认识不到电视的用途,因此,即使你给她一台电视机,她也不会需要。(这就有鸵鸟的味道了,或者说掩耳盗铃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认为此物无用,那么此物就真的无用了吗?但是此物照样对别人有用,而且还有价格,这又做如何解释呢?)
注意,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效用是个别的,也即效用是某个具体的人的。一物于我有用,于你未必有用,反之亦然。请重新看下我对效用的定义。
一物于我无用,于别人有用而且还有价格,那么,此物的用处和价格和我无关。也就是说,此物的价格是由别人形成的,我对它的价格不起任何作用。
至于价格的形成,以前和几个网友讨论过,但没有最终完成,这个月内,我会发个专门的帖子。
2、“3”的回答恰恰说明了相反的东西,因为是价格再先,“一物的价格决定该物对任何需要此物的人最小边际效用”,这句话所说的可不是先生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无论最后是不是引起的边际效用,但是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价格,但是价格既然决定了最小边际效用,那么价格就是在先的,所以还是要问,这个价格是如何得来的。至于后面的决定供求量那不是我所关心的问题,我关心的仍然是效用如何导致商品的价格?先生也没有回答,不仅没有回答,反而做了和效用论相反的回答。所以这个问题仍然是个不明白的问题。
价格在量上决定着最小边际效用,而效用只是影响价格的一个方面。这里的结论和以往的效用论完全相反。至于价格的形成,不妨先放一边。(其实我要你们说清效用论的目的就是说明效用如何导致物有价格的,因为反对马克思的价值论,效用论者正是从物的效用说起的。因此,我还要继续发问,效用-----你的主观效用如何导致物有价格呢?)
回答如上。
、先生的“4”,只是指的制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如果仅只是指一般的劳动而不是指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的劳动,那么按照先生的说法,效用论和劳动论可以达成一致,但是“任何效用的取得,都必须耗费时间。”这句话说的是不有点轻率了呢?因为先生在“1”中已经说明了效用的取得是由于“人对客观的主观认识”,矛盾已经产生了,我该相信哪一个呢?
注意我对效用的定义,效用必须通过活动来实现。离开活动,就不能得到效用。
(这个我上面已经问过了,也是互相矛盾,说明不了价格的产生,因此关键问题仍然是效用如何导致物有价格)
4、很明显,马克思的价值论是价值决定价格,而不是价格决定价值,因此,效用论和马克思的价值论是相反的。但是马克思起码还通过描述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得出商品的价值,进而得出商品的价格,但是从先生所说的效用论里,我实在没有找到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反而在许多地方得出了相反的自相矛盾的结论。
就劳动论来说,也一定会得出价格决定价值的结论。但马克思的劳动论无法量化,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也说不清楚。对劳动论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完全是多余的概念。
(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已经说得清清楚楚,这里牵涉到一种思维方式的区别,是从现实从抽象出规律呢,还是把假设应用于现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实世界存在的的,他是商品的价值的内在规定,他的外面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用货币表现的价值。但是效用论看来是用三级跳的方式,没有任何中介就以主观需要为基础得出价格,但是效用如何导致商品有价格,这是需要说明的。因此问题依然是效用论如何从效用推到商品的价格呢?)
马克思好像说过,研究事物的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回到个别。马克思没有个别,就想当然提出了一般。劳动论应该是个别劳动论。
能不能说明一下呢?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们可不可以一个一个问题来讨论呢?我觉得这样容易取得一致的意见。
(我问效用论的关键就是要问效用是如何导致商品有价格的。请不要回避)
pengleigz 发表于 2009-11-4 09:56并不是回避,实在是说起来太长。可以先看下我的帖子,里面有个《边际效用的测量及交换的原因》,说到了交换比例的形成过程。 (我看过这方面的理论,所以是价格在先还是效用在先的问题,我觉得效用论者根本没有弄清楚,所以我提问,但是回答得不好。尤其像楼主那样的回答就是在躲避)yjg30 发表于 2009-11-4 09:29
(这句话有几解,物的有用性要在人认识以后才会有用,这里面忽略了这样的一个方面,对你来说,你认识了,这个物有用,但是对他来说根本还没有接触,难道这个物以后对这个人就没有用了吗?)
对,此物虽然在客观上对我和他都有用,但在主观上只于我有用,于他无用。因为他不可能会认为没有用处的物品对他有用,如在以后他认识到了此物的用处,则此物于他才算有用。
有用,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客观在主观上的影像。(我知道一个人饿急了什么都吃,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而根本不管对于此物是否有认识。)
电视机引起人们收看的主观需要,但是却同时减轻了看戏的需要或者看电影的需要,所以应该两方面都要考虑的吧?
这好像和我们讨论的主题不一致(这里我说的正是主要的,人的主观需要是变化的,而不是不变的,当一个新的物体引起了人的新的需要的时候,就会使人减少对于原来的某种相似东西的需要。也即是说你的需要原来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的有用恰好可以使原来的某种需要减少,而不管你的对原来的某物的认识变化没有变化,所以说,效用论没有想到这个方面的问题,这各上面的问题是一样的)
对。需要不是固定不变的,效用论从来不反对这种看法。但效用论的认为,需要的变化一定滞后于认识的变化,认识没有变化,则需要不会变化。一个新的物体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新的需要,是因为它首先引起了人的新的认识。(这个解释牵强附会。人的需要会引起人的新的认识,或者人的需要会创造某种新的需要,而且不仅如此,一物的效用不仅是单一的,还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认识只认识了商品中的一种效用,于是就否认了其他的效用,这只不过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罢了。)
如果说人的需要决定物的效用,那么这太主观了,也有点先验了,因为如果不承认物也能引起人的需要,是一个先于需要的东西,那么就会承认古人也会有收看电视的需要,但这是十分荒唐的。是不是这样子呢?
不对,电视只能对认识到它的用途的人才会有用。注意有用性的概念,所谓有用,就是人们认为有用,而不存在人们没有认识到的有用。比如你的例子,古人认识不到电视的用途,因此,即使你给她一台电视机,她也不会需要。(这就有鸵鸟的味道了,或者说掩耳盗铃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认为此物无用,那么此物就真的无用了吗?但是此物照样对别人有用,而且还有价格,这又做如何解释呢?)
注意,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效用是个别的,也即效用是某个具体的人的。一物于我有用,于你未必有用,反之亦然。请重新看下我对效用的定义。
一物于我无用,于别人有用而且还有价格,那么,此物的用处和价格和我无关。也就是说,此物的价格是由别人形成的,我对它的价格不起任何作用。(但是即就个别来说,也即你来说,你是怎样交换商品的呢?根据效用,恐怕不对,因为要想使交换成功,还是根据自己的货币,但是货币如何获得,只有工作,工作的目的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工资,但是工作的目的一是生产商品,二是为生产服务,也即是间接的生产商品,因此只有生产有商品才能有货币,也即是说你的劳动生产了一定的商品,或者为生产商品服务,获得了一定的工资---货币,我再拿这个货币去购买另一种商品,这个过程恰恰是等价交换,而和效用没有一点关系。)
至于价格的形成,以前和几个网友讨论过,但没有最终完成,这个月内,我会发个专门的帖子。
2、“3”的回答恰恰说明了相反的东西,因为是价格再先,“一物的价格决定该物对任何需要此物的人最小边际效用”,这句话所说的可不是先生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无论最后是不是引起的边际效用,但是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价格,但是价格既然决定了最小边际效用,那么价格就是在先的,所以还是要问,这个价格是如何得来的。至于后面的决定供求量那不是我所关心的问题,我关心的仍然是效用如何导致商品的价格?先生也没有回答,不仅没有回答,反而做了和效用论相反的回答。所以这个问题仍然是个不明白的问题。
价格在量上决定着最小边际效用,而效用只是影响价格的一个方面。这里的结论和以往的效用论完全相反。至于价格的形成,不妨先放一边。(其实我要你们说清效用论的目的就是说明效用如何导致物有价格的,因为反对马克思的价值论,效用论者正是从物的效用说起的。因此,我还要继续发问,效用-----你的主观效用如何导致物有价格呢?)
回答如上。
、先生的“4”,只是指的制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如果仅只是指一般的劳动而不是指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的劳动,那么按照先生的说法,效用论和劳动论可以达成一致,但是“任何效用的取得,都必须耗费时间。”这句话说的是不有点轻率了呢?因为先生在“1”中已经说明了效用的取得是由于“人对客观的主观认识”,矛盾已经产生了,我该相信哪一个呢?
注意我对效用的定义,效用必须通过活动来实现。离开活动,就不能得到效用。
(这个我上面已经问过了,也是互相矛盾,说明不了价格的产生,因此关键问题仍然是效用如何导致物有价格)
4、很明显,马克思的价值论是价值决定价格,而不是价格决定价值,因此,效用论和马克思的价值论是相反的。但是马克思起码还通过描述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得出商品的价值,进而得出商品的价格,但是从先生所说的效用论里,我实在没有找到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反而在许多地方得出了相反的自相矛盾的结论。
就劳动论来说,也一定会得出价格决定价值的结论。但马克思的劳动论无法量化,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也说不清楚。对劳动论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完全是多余的概念。
(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已经说得清清楚楚,这里牵涉到一种思维方式的区别,是从现实从抽象出规律呢,还是把假设应用于现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实世界存在的的,他是商品的价值的内在规定,他的外面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用货币表现的价值。但是效用论看来是用三级跳的方式,没有任何中介就以主观需要为基础得出价格,但是效用如何导致商品有价格,这是需要说明的。因此问题依然是效用论如何从效用推到商品的价格呢?)
马克思好像说过,研究事物的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回到个别。马克思没有个别,就想当然提出了一般。劳动论应该是个别劳动论。(马克思研究资本就是先从商品这个个别开始的,然后从个别一步步的进行到一般。另外对于一般与个别也及一般与普遍的关系,相信马克思比我们懂得多。如果不信,请看黑格尔《逻辑学》第三篇《概念论》,那里开始就是讨论个别、特殊和普遍的问题的。刚好昨天写论文的需要,我看了马克思的《导言》,那里面已经说明了马克思的研究过程了。马克思的叙述没有使我不明白的地方)
能不能说明一下呢?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们可不可以一个一个问题来讨论呢?我觉得这样容易取得一致的意见。
(我问效用论的关键就是要问效用是如何导致商品有价格的。请不要回避)
yjg30 发表于 2009-11-4 09:55躲避不算真本事!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11-4 09:43
你的问题,在你的回答与我的回答中解决.你如果只想单方面进行,免谈.这与躲否无关.
你如果坚持你的要求,而我也坚持我的要求,这就如作一桩生意,我们达不成一致,无法成效.试问,你的要求有价值么?如果你就是那个生产者,试问,你的生产我不需要,有价值么?对你而言你有,可对我没有.你自己消费去罢,(可是在这里,你需要不需要,价格已经存在了。这又如何解呢?)在这里,那就是你自己去欣赏你自己的主张去吧.而对我而言呢,却另有你的竞争在与我对话,我照样可以作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你"饿死"了,我"吃饱"了.(我需要粮食,按照你上面的回答,你可以不需要,所以饿死的不是我,但是我在需要粮食之前,我要用货币去买,而且是以一定价格去买,请问,你的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呢?躲避不算本事,如果其他人也同样这样问,你也同样回答,那么所有其他的人需要的你都可以用你不需要来搪塞过去,那么你是如何生活的呢?[biggrin] )你的"价值"在哪呢?你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就是相当于我的方式对你无效用,我不愿意按你的想法去回答问题,就是你的方式对我无效用或效用太低.有人与我对话啊,这一比较,我宁可选择别人,这就是效用排序.你被淘汰了.你的价值在哪啊.?在此,你就相当于竞争中的失败者.虽然有那多想法和主张,却在此无用.你的价值在哪啊?消费者不选择你,而选择别人,那不是消费者的躲避,而是消费者还有更好的选择.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2&from^^uid=1161837
上面的矛盾你回答不出来,想换一个角度,不过新的角度有新的矛盾,而且回答更加荒唐,如果你坚持你的主观效用的话。所以请你回答,效用如何导致商品可价格呢?因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面对着这个商品的价格的,而且不管你需要不需要,这个价格还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存在着的。
躲避不算真本事!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11-4 10:20
14# yjg30
你那个试问,还是要请你先回答,这个新的商品是如何定价的呢?根据商品本身的效用还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呢?请不要回避问题。因为我们的回答已经是一定的了,决定于生产商品的一般劳动量。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02075&page=2&from^^uid=1161837
我忽视了这一段.
那好,这个算你的回答.试问.
一,你如何确定的你的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劳动时间吗?
二.如果你确定的这个价格没有人认可,你怎么办?坚持这个价格,还是调整这个价格?
yjg30 发表于 2009-11-4 09:55躲避不算真本事!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11-4 09:43
你的问题,在你的回答与我的回答中解决.你如果只想单方面进行,免谈.这与躲否无关.
你如果坚持你的要求,而我也坚持我的要求,这就如作一桩生意,我们达不成一致,无法成效.试问,你的要求有价值么?如果你就是那个生产者,试问,你的生产我不需要,有价值么?对你而言你有,可对我没有.你自己消费去罢,(可是在这里,你需要不需要,价格已经存在了。这又如何解呢?)在这里,那就是你自己去欣赏你自己的主张去吧.而对我而言呢,却另有你的竞争在与我对话,我照样可以作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你"饿死"了,我"吃饱"了.(我需要粮食,按照你上面的回答,你可以不需要,所以饿死的不是我,但是我在需要粮食之前,我要用货币去买,而且是以一定价格去买,请问,你的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呢?躲避不算本事,如果其他人也同样这样问,你也同样回答,那么所有其他的人需要的你都可以用你不需要来搪塞过去,那么你是如何生活的呢?[biggrin] )你的"价值"在哪呢?你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就是相当于我的方式对你无效用,我不愿意按你的想法去回答问题,就是你的方式对我无效用或效用太低.有人与我对话啊,这一比较,我宁可选择别人,这就是效用排序.你被淘汰了.你的价值在哪啊.?在此,你就相当于竞争中的失败者.虽然有那多想法和主张,却在此无用.你的价值在哪啊?消费者不选择你,而选择别人,那不是消费者的躲避,而是消费者还有更好的选择.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2&from^^uid=1161837
上面的矛盾你回答不出来,想换一个角度,不过新的角度有新的矛盾,而且回答更加荒唐,如果你坚持你的主观效用的话。所以请你回答,效用如何导致商品可价格呢?因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面对着这个商品的价格的,而且不管你需要不需要,这个价格还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存在着的。而且我发现你的回答简直幼稚可笑,而且你的回答还没有我所知道的为多,不过我还只是问,看我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明白的。你不想或不能回答没关系,但是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躲避不算真本事!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11-4 10:06呵呵,我让你回答我的问题,你不回答,现在弄出来个需要不需要时,价格已经存在了的话来.我上回问你的是,如果你生产一个市场从来出现过的新产品,你将如何确定价格.这个新产品有价格吗?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不是个问题(这就是马祖的从个别到一般).是你回避,还是我回避?yjg30 发表于 2009-11-4 09:55躲避不算真本事!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09-11-4 09:43
你的问题,在你的回答与我的回答中解决.你如果只想单方面进行,免谈.这与躲否无关.
你如果坚持你的要求,而我也坚持我的要求,这就如作一桩生意,我们达不成一致,无法成效.试问,你的要求有价值么?如果你就是那个生产者,试问,你的生产我不需要,有价值么?对你而言你有,可对我没有.你自己消费去罢,(可是在这里,你需要不需要,价格已经存在了。这又如何解呢?)在这里,那就是你自己去欣赏你自己的主张去吧.而对我而言呢,却另有你的竞争在与我对话,我照样可以作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你"饿死"了,我"吃饱"了.(我需要粮食,按照你上面的回答,你可以不需要,所以饿死的不是我,但是我在需要粮食之前,我要用货币去买,而且是以一定价格去买,请问,你的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呢?躲避不算本事,如果其他人也同样这样问,你也同样回答,那么所有其他的人需要的你都可以用你不需要来搪塞过去,那么你是如何生活的呢?[biggrin] )你的"价值"在哪呢?你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就是相当于我的方式对你无效用,我不愿意按你的想法去回答问题,就是你的方式对我无效用或效用太低.有人与我对话啊,这一比较,我宁可选择别人,这就是效用排序.你被淘汰了.你的价值在哪啊.?在此,你就相当于竞争中的失败者.虽然有那多想法和主张,却在此无用.你的价值在哪啊?消费者不选择你,而选择别人,那不是消费者的躲避,而是消费者还有更好的选择.你该说了,你要价了,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正如我之前所说的,我们讨论的价格必须是能够稳定成交的.否则.毫无意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2&from^^uid=1161837
上面的矛盾你回答不出来,想换一个角度,不过新的角度有新的矛盾,而且回答更加荒唐,如果你坚持你的主观效用的话。所以请你回答,效用如何导致商品可价格呢?因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面对着这个商品的价格的,而且不管你需要不需要,这个价格还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存在着的。
躲避不算真本事!
你们不是总讲抽象吗?现在怎么不讲了?我提的这个问题,就是所有交易中的共性问题,它恰恰是从各种复杂的市场交易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它们的共性.
不错,你是在需要粮食时用货币去买,而且那时是有价格的.但是,这个价格是从来就有的么?马祖没有教过你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么?对于已经有了既定价格的问题,那是下一步的,如果愿意谈,我认为我们的合作还满意,自会谈的.这不是回避问题,而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进行谈的问题.没有合理的方式.对于我来讲就无效用,你如有诚意,根本就不必非得什么你问我答的.问题在于把事情解决了,而不是坚持你的主张或我的主张,这也就是说,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方式.那好啊,我们无法成交,那么,对于一个新产品而言,你不能与消费者成交,那么这个价格在哪啊?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