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596 8
2005-12-12

请大家就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战略发表一下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13 15:06:00

是不是技术引进还是技术创新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3 22:44:00
都说一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5 19:52:00

应该以自主技术创新为主,同时充分借助技术引进但决不可依赖。引进技术应该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起到帮助而非阻碍作用,并不是所有技术都能让你引进的,天下不会有免费的午餐。自主创新要有信心,有志气,耐的住寂寞,更要有前瞻性(现代尖端技术的研发周期常在十到二十年,然后才能指望回报);技术引进要向日本人学习,一号机进口,二号国产,三号出口。好的经验就是两弹一星和造船工业,坏的教训就是运十和汽车工业。有时不光是一个项目的成本收益问题,而是整个产业竞争力的问题,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 23:08: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6 13:52:00

补充一点资料:

如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从一般的经济学角度看,造东西就是愚蠢的,造船就是不如买船,买船就是不如租船。尤其是私企,是决不会想到能够买到反要去造的。比如香港的董建华在当特首之前也是个船王,他就决不会想到去自己造船来搞运输。即使富裕如李嘉诚者,敢不敢现在就投资几百个亿搞一个造船厂,从无到有地研究造船?他这么做一定愚蠢,甚至血本无归。如果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就一定受到“不造东西”的诱惑,就不能够违反价值规律。就说台湾吧,宁可花上几百亿美元去买美国武器,也不会想到自己造,因为自己造的代价就更要大得非常多,可以达天文数学。 但是,有时候就是这样,笨到极处就是聪明,一个高级棋手下的棋在中级棋手看来是极愚蠢的棋,可是高级棋手仍然下得出来,尤其是开局更是这样。比方说现在有个人有了一点钱,他想开汽车,那么按经济学的观点到市场上买一个汽车来开就是了。如果他想开汽车,决心自己造一辆汽车,而且并非拼装,是每个零件都自己造,这从经济学的观点上看,他是一个傻子。可是如果他傻到底,就为了开这么辆汽车埋头苦干了几十年搞出来那么一辆,这个人就是成千上万的人中少见的能人,企业都会竞相聘他,别人都失业了他都会有饭吃。 比如现在国内的VCD和DVD的生产,主要起作用的是机器里的大规模的集成芯片,这个芯片占机器总值的一半甚至还要多。因此而让外国人(其实就是日本人)挣去中国十几亿美元。那么有网友批评说为什么不自己研制,是因为自己研制即使投入五十亿美元未见得能够研制出来,即使研制出来质量有可能不如人家干了十几年的好,在这种情况下,哪个私企资本家会干这种愚蠢的事?根本就无可能。在这里,只要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只要市场经济在起作用,私企们决不会去想到自己制造这样的芯片。国内的电脑界也完全想不到会自己从现在开始从无到有地搞一个奔腾,搞一个自己的中文视窗。 因此,资本主义的市场,特别是国际资本市场运作规律就一定会使马太效应起作用,就是越是高科技的国家,就越是科技突飞猛进,而越是低科技的国家,越是放弃对高科技的真正追求,实际上是早就已经在高技术方面对高科技国家投降了,或者说早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国家成为现代化国家的梦想。一直买着人家的高科技产品自己造不出,能够成为现代化国家就是一个笑话,是不可能的事。在高科技方面的投降势必导致自己国家的受制于人,进而在其它的方面,如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全面投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实际上,知识上的贫富悬殊,是最终导致全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 而如果中国真的还有理想,并不是只盯着经济效益,什么人均产值,什么GDP,真的还想制造出外国人能够造的高科技产品,就必须逆市场经济规律而动,逆价值规律而动。那么,国家的干预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国家才有可能干出违反价值规律的事,明知造船不挣钱也要造,正如毛泽东所说:“要算政治帐,不要算经济帐”,经济上造船一定比买船亏本,因此私企一定不会做,一定要国家来做。象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这样的事情一定是国家做,私企决无可能做。互联网的诞生也是源于美国的国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 23:11:00

应该以自主技术创新为主,同时充分借助技术引进但决不可依赖。引进技术应该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起到帮助而非阻碍作用,并不是所有技术都能让你引进的,天下不会有免费的午餐。自主创新要有信心,有志气,耐的住寂寞,更要有前瞻性(现代尖端技术的研发周期常在十到二十年,然后才能指望回报);技术引进要向日本人学习,一号机进口,二号国产,三号出口。好的经验就是两弹一星和造船工业,坏的教训就是运十和汽车工业。有时不光是一个项目的成本收益问题,而是整个产业竞争力的问题,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