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519 11
2009-11-02
  一位教师致新教育部长的公开信


  尊敬的袁贵仁部长:

  您好!

  这两天媒体报道了一个教育界的重要消息,您接替周济任教育部长。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两天与同事朋友议论起这一人事消息,普遍对您的工作充满期待,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和一个小学生的家长,尤其如此。

  我在一所普通大学里当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天职,但在我所在的大学里,事实恐怕并非如此。衡量老师好坏最重要的标准并不是教学,而是科研,而科研是可以量化的,具体地说,就是看你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接了多少课题。科研成绩往往关系到大学老师的职称、收入和地位。我们学校每年都对老师进行年终考核,其中让很多老师觉得有压力的是科研考核,就是将你在这一年里的科研成果转换成分数,分数超过基本线,才能考核合格。否则,就考核不合格。而不合格的后果是拿不到年终奖金,几年不合格就要被解聘。所以我们每年都要小心翼翼地计算自己的科研分数。

  为了考核合格,很多老师只好辛辛苦苦写文章。但发表文章,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现下很多刊物只发表有关系的文章,你要是自己投稿,编辑说不定看都不看。更要命的,是文章发表的周期往往很长,你今年写好的文章未必能在今年发表,有的只有靠关系,所以现在学术刊物的编辑成了学术会议的贵宾、专家学者追捧的对象。学校要求教师搞科研,一些教师无奈,只能拿出相应的科研成果。这种科研“大跃进”虽然好看,离科研的本意却越来越远了。

  让大学老师苦恼的还有大学里的各种人际关系。学校的领导是大学里的管理者,有着明确的行政级别。从观念上说他们应当服务教师,但实际上,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源,手握教师的命运。同时,大学的各种学术组织也为行政所垄断,学术委员会按行政级别为大学行政官员所瓜分,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利得不到充分重视,在和这些大小领导交往时,教师常常处于失语或半失语的状态。

  现在大学里的师生关系也不好相处。一方面,大学里教师和学生关系往往比较冷淡,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和学生有利益关系,如有的教师让自己的研究生替自己打工,而这种利益分配并没有什么规范,所以,双方经常因为分配的问题产生矛盾。

  我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在我看来,现在小学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他们老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语文、英语都要求默词、默字,每天放学后还要面对众多的作业,一般做作业需要三四个小时,而且,家长也要跟着指导、检查,基本上每天做完作业,差不多就该洗洗睡了。到了他盼望已久的周末,等待他的,是更多的作业。说不上有多少游戏时间,至于素质教育,只能说说而已。让我想不明白的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面临繁重的学业,他们有很多玩具,可没什么时间去玩,他们的生活肯定不算丰富多彩。而我们小时候几乎没有多少家庭作业,虽然玩具不多,童年生活却快乐得多。

  这种应试教育的害处不止于此。在现在的小学,学校重视“教书”,而对“育人”并不关注。学生学的功课虽多,但我觉得并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我孩子的小学里,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听话”。对不听话的小学生,教师有时会批评甚至处罚。小学生“听话”了,服从了,同时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气,而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更加不利。温家宝总理说过“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可谓一语中的。

  另外,现在中小学里有少数教师的素质不高。每到教师节这个理应很神圣的节日,有的家长就要给教师送礼,有的送卡,有的送各种券,有的甚至请教师旅游。家长的这种行为无疑使节日变味了,但这些家长之所以如此热衷,是因为有的家长认为如果自己不送,别人都送了,自己的孩子就要吃亏;有的是因为这么做在有的教师那里确实有效果。所以,作为家长,我也曾考虑过如何给小孩的教师送礼,以及送多少礼合适的问题。

  我也知道,上述问题和困惑,很多都不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自身能够独自解决的,有些甚至是社会通病。但即便如此,我也希望在您的任上,通过教育界同行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大缓解。

  一名教师及家长:唐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3 12:56:29
悲剧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 12:59:10
道出了太多人的心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 13:10:11
传播出去,一定要让部长看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 13:54:52
对一位教师致新教育部长的公开信的回复
亲爱的唐老师和唐家长,


你的心声令我想了很多,虽然不能体会到你的真实感受,但我能理解。时间紧迫,下面是我的一些简单答复。日后待教育部组织专题讨论后再给你详细答复。


你提出的科研大跃进的问题我觉得很中肯。科研就像110米栏,捧几个刘翔出来就行了,不需要全民皆兵。让喜欢科研的人研,让喜欢教学的人教,这个社会就和谐了。可问题是,科研考核指标硬,教学花了功夫也不一定显,自然而然科研成绩就更被看重,国外的风气也是如此,有客观原因。照理说学生是学校的衣食父母,可这个顾客不但不是上帝,反而成为食物链的最底层。如果学生有发言权,那么我敢保证教学会比科研更被重视。可客观原因如未成年、缺乏经济能力等使学生没有力量,只能是被人摆弄的棋子。


至于老师和行政人员之间,那是婆媳般天敌,发生矛盾在所难免。哈佛算是教授治校的典范了吧,你去问一下Greg Mankiw,看是不是也对行政人员一肚子火?


至于师生关系,现在的学生习惯叫老师做“老板”,这个我认为不应提倡,不过比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年代还是有进步的,至少学生还有权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就像父亲有“好爸爸”和“坏爸爸”,老师也有“善老板”和“恶老板”,不能一竿子打一船人。


现在的小孩不快乐,这点我很同意,也很无奈。我们的教育上有问题,但根源在家长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上,学校至多是个帮凶。很多东西都有客观问题,应试教育是有问题,可取消考试行吗?就这样都那么多猫腻了,没有考试成绩这样的硬指标,你想想会成什么样子?


改革的年代,问题很多,我们都在努力解决,也需要大家的配合,一步一步来。前途是官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今天就暂时说这么多。


对了,差点忘了跟你说,我不是教育部长,我只是看了你给教育部长的信由感而发了一下


一名教师书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 20:53:11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