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网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相关信息了解到,截至2017年8月底,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达到11.06万亿元,攀上11万亿元的新台阶;货币基金规模占比超一半。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2家,中外合资公司45家,内资公司67家。在这数字的背后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占据公募基金规模50%的货币基金8月底规模达到62979.59亿元。总的来说,占公募基金规模超过一半。7月底,货币基金规模为58573.56亿元,8月增加了4406.03亿元。
具体来看,对于大部分偏股型基金来说,今年算是一个收成不错的年份。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的统计显示,截至10月11日,可比的700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有625只基金今年以来获得了正收益,其中,今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基金获得了50.36%的正回报。
除此之外,在市场过多关注公募基金的同时,实际上近年来私募基金的市场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的,一直以来,无论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的仓位变动,往往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截止目前,私募基金规模如何呢?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065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60688只。管理基金规模从7月的9.95万亿增至10.21万亿元,8月单月增加了2600亿元,一举使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0万亿。由此可见,与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1万亿的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也逐渐接近。不过,鉴于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之间存在不少的规则区别,故两者仓位的变动对投资者的判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化。
应该看到,近期私募基金表现已开启复苏模式。数据显示,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止10月17日,9月至今纳入统计排名的股票型私募基金(单账户、子基金和结构化产品除外)共计5830只,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8.95%,相对上证指数8.65%的涨幅,取得了微弱的正收益。细分来看,取得正收益的产品达到4203只,占比为72.09%,最大收益率为615.69 %;超过6成产品收益率集中在0至30%之间,多达3863只;收益翻番的基金有31只,在所有纳入统计的基金中占比0.53%,其平均收益为188.39%,是同期沪深300收益的10倍以上。此外也有1627只股票策略产品呈现负收益,占比近28%,排名最末的一只产品跌幅高达69.83%。
尽管从规模角度来看,公募基金的规模仍远远超过私募基金,按照常理,规模越大其变动影响就越大,但随着近年来徐翔案等热门事件的发生,社会公众市场对于私募基金的影响也越发重视。进一步讲,若剔除了公募基金的货币基金实际占比规模,私募基金对股票市场的实际影响力可能更为显著一些。而私募基金的蓬勃发展在笔者看来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越来越多高净值客户认识到私募基金的独特优势,愿意把钱交给专业的私募投资人来管理;更重要的是,则是投资者对于ZF监管法规的新任,毕竟就目前而言,越来越多私募积极进行备案登记。总的来说,虽然公募行业与私募行业的基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业绩分化,但从格上理财统计的行业平均业绩来看,公募基金只有在大牛市中会跑赢私募基金,而私募基金在震荡市与熊市中表现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