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总部就像一个大学,没有高楼大厦,年轻职员可以骑着脚踏车,踩着滑板上班,一直可以滑到走廊里。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独立的封闭办公室,在那里,无论是开发人员、程序员、市场人员,还是管理者,都能保持自己个性和独立性格。这体现了微软崇尚高度独立的企业文化,而且对每个员工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在没有太多束缚下,员工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头狼”的位置。如果把规矩定的死死的,那么很难让员工施展出自己狼性的力量。
首层--中央大堂:为各类来访者提供个性化的接待台,发放来访卡并获得相关的大楼信息。
2-7层--办公区:1200个独立工位,1900个分享工位。分为完善区、思考区、交谈区、分享讨论区以及多个正式和非正式会议室。
除此之外,个性的餐厅--数码餐厅,茶歇区,蛋糕架,灵活多元化的家具布置,咖啡厅、数码吊灯等都体现了独特创意的工作环境。HPP的项目负责人Eeiner Schulz说: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或项目需求自主选择合适的办公环境,这是一种顺应未来的办公方式,也是我们对微软公司提出的“灵活办公”要求的圆满实现。
微软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更为突出。微软研究院中的三个使命:1.advance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computing--做最前沿的研究;2.rapidly transfer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into Microsoft products--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落到实际的产品中去;3.next big thing --incubate for the future--我们不仅聚焦当下,而且放眼未来,做一些有挑战,甚至目前完全看不清方向的研究。完成这三个使命让难以想象,但不得不说微软研究院的研究成果给世界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个性,自由,灵活,多元化,创意在这样的氛围下,不会束缚我么的思维,就像我们难以理解天才的思维,对那些最强大脑节目上的天才仰望,但是我们可以挖掘,发掘这样的能力。心理学表明在不同的环境,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比如,人在黑暗的环境下思维就会变得异常理性,具有逻辑性,尤其是在睡觉睡不着的实验,处于一种闭目养神的状态下时更容易逻辑的分析问题。心理学大神Zimbardo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弄了一个模拟监狱,做了一个著名的监狱实验,后来翻拍成《死亡实验》(有兴趣可以了解下)微软公司重视员工的工作环境,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想象,个性,去发现创造前沿的科技。
在中国,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背景下,规矩固然重要,但是若是给员工带上枷锁,他们就无法施展自己的个性,创新的想法。大多数人拿着稳定的工资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就我来说,我有点难以理解,我希望能够保持一份个性,做什么都有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去碰撞别人的想法,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我相信现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同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一个团队在做。一群人的思想去碰撞,会有新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创新的东西。你是否也希望这样的工作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