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都已是以前转载过的了,只是这次在铁血看到有朋友把朗的观点更清楚直接的摘录了出来,比较好认识和对比。
文章提交者:想当元帅的兵 加贴在 经济大视野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
最近在许多网站看到郎咸平10月1日在墨尔本的演讲,真可谓语惊中国,情动天地。虽然他在非经济问题上的观点本人不太赞同,但是在经济方面他确实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找对了一些问题的症结,可以说他在这方面的讲话振聋发聩,足以警醒“梦中人”。对此,zgzf高层,尤其是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国资委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一个美国培养出来的经济学家,对祖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抱着如此强烈的爱国之情(虽然有时表现得很左倾),确实令人敬佩。他在宏观经济问题上言别人所不敢言,察学界他人所不能察,视野独到,明察秋毫,真让大陆一些专家学者汗颜。希望政府高层对他所提的建议引起重视,以便在宏观指导与管理时做到拾遗补阙,防微杜渐,促进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本人理解郎先生的讲话,实际上是发出了六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在外汇管制方面,他反对实行浮动汇率制:
其理由有三,第一,汇率不只是货币之间的价格,代表国家的主权,它更是各国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所使用的手段;第二,中国企业目前不具备抵御外汇风险的能力。具体说就是不知道怎么对冲外汇风险。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央行实行的远期外汇制度是没用的。远期外汇和近期外汇走势差不多,用二个走势差不多的东西对冲,是不可能的,只有完全创新的工具才有效,而我们中国目前没有;第三,基于上述原因,他不赞成外汇风险完全由市场或企业承担。一旦把外汇的风险由政府的肩膀拿下来给企业,那么,外汇幅度上浮5%就会毁了出口的厂商,下调5%则毁了进口的厂商,所以建议政府必须完全担着外汇的风险,而不能够转嫁,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还不够成熟,我们没有外汇*作高手。
第二种声音,他建议不要轻言提高利率,否则会损害民营经济发展:
因为中国是二元体系的经济,所谓二元体系,就是一元为政府与国企经济,另一元则为民营经济。那么中国国有银行的信贷,60~70%,都给了地方政府,其余的则给了国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的金融来源不是靠国有银行,而靠地下金融,简称黑市。它对利率调整非常敏感,非常市场化。按照郎先生的调研,银行调整 0.27个百分点,在浙江地区的金融黑市平均上升1%,4倍之多,它把未来的预期全部给你考虑进去了。这样会严重打击民营企业。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第三种声音,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反对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
他说,从来没看过世界上哪个城市的发展是靠房地产带起来的。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要有它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他的港口、运输中心等等原因,或者工业集散中心。房地产是个后续指标,就是一个城市透过一个核心竞争力成功后,房地产才能顺带起来。一些城市把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无知的,是一种缘木求鱼的下下策。
第四种声音,在国企改制上,反对现行的改革方式,建议借鉴英国的经验:
他反对目前中国在国企改革方面所表现的“国家、集体、职工皆输,唯经理一人独赢”方式。他仗义执言道:“地方政府认为国有企业无效率,把他给民营化了。结果发现很多民营企业家,贱价买断工龄,把工人推向社会,由谁来负担?由失去国有企业的地方政府和你我来负担。那么这个家伙,把工厂拆掉,盖个高楼大厦,平地起高楼,卖掉以后,钱归谁,归他个人。这是我最反对的国企改革,成本由整个社会负担,而利益归一个人。这叫什么改革?”他对“MBO”,即“经理层收购”持反对意见,认为其所依据的“冰棍理论”是一个最荒谬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国家民族的问题、体制的问题,使国营企业做不好,它会像冰棍一样慢慢融化,与其让它完全融化光,不如在它没有融化光之前送给国营企业老总。”他认为推行25年的国企产权改革,实际上演绎着他所提出的“保姆理论”,即“我们家今天很脏,请一个保姆来清理,结果干净以后,家就变成保姆的了,这就是我们产权改革,而那个保姆就是国企老总们。”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他认为英国当年在撒切尔夫人时代实行的国企产权改革中的做法值得参考。英国的做法分三步:第一,在现有国有股股权不变的情况下,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第二步,最重要的一步,经营好的国营企业进行股改,把他的国有股转化成老百姓所持有,做的不好的不能够进行股改;第三步,英国股改的第三步曲,那就是英国政府保有一股黄金股。什么目的,在影响重大国计民生的问题上面英国政府有否决权,英国知道政府的重要性,政府的价值。
第五种声音,建言中国经济学家要勇于承认失误:
他欣赏吴敬琏先生的勇气,他说:“有一位在国内也是我认为比较伟大的经济学家,他的名字叫做吴敬琏,他的一本书,叫《世纪大拍卖》,讲苏联的私有化。这本书里面呢,他做了个书评,这书评看你敢看不敢看,因为一个人,一个大学者要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很难的,他讲了一句话,他说,[国内很多人(包括我本人)都简单的认为民营经济等等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源动力,到最后,我才发现,我是错的]。因为一个没有法制化建设的社会,一种过分扩张的民营经济,所带给你的是一种权贵资本主义。”
第六种声音,中国缺少像美国一样的一流企业家: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美国企业家的素质如何?他举案说理, “美国小布什总统在一个月前提出,考虑停止征收遗产税,这种事情在很多企业家认为那是非常好的,大家肯定很高兴。你们知不知道是哪二个人登广告反对?一个是微软的比尔盖茨,一个是巴菲特。他们怎么说,他们说:“我不能允许我的第二代不劳而获!”想想看,活雷锋啊。[因为我的第二代如果不劳而获,会使他同时代的年轻人处于不公平的竞争情况,这种现象会影响美利坚合众国未来长久的国力],何等的伟大啊。人家想的国家民族老百姓,我们想的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家国企老总,想的是自己。”
他又举例说到中国的企业老总,“一个民营企业家,到绵阳市,想收购国有资产,这个国企老总告诉这个民营企业家,[哎,跟你讲啊,我们这个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已经压的很低了,你们假装出20%的价格都给你,还有5000亩地在后面,我全都送给你们,你给我一点钱]。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情况。还有,四川郎酒, 20亿的净资产,他们员工给我投诉,党组书记,4亿要把它卖给一个他的朋友。当然我查询过国资委,说不是4亿,是5亿,结果是一样的。” 他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整个社会信托责任的普遍丧失。
子民以前也曾经撰文发问道,“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而诚信与法制是其健康发展的两个轨道,中国要建设市场经济,可这两个轨道铺设好了吗?”我现在仍然作此设问,并把郎先生的六种声音传递给社会有识之士与最高层,希望他们能对经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拨乱反正,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引向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