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742 18
2009-11-03
前几天在真经版看了篇名为“郎咸平:我的意见不能成为主流那是国家的悲哀”的挟持民意味甚浓的帖子(原帖见: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577914-1-1.html),有感而发,随手回了两贴,但很快就淹没在一片“好”“有良心的经济学家”“支持”之类的空洞无物的回帖中了,觉得很不尽兴。刚看了篇叫“经济改革就是要落实转让权”的04年的老帖子(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472-1-1.html),对帖子最后这段话感到“心有戚戚焉”:

郎咸平非常聪明,学问也非常好,晓得有针对性地组织数据来证明国有企业的高效。我的担心,是这么善于运用数据的教授,加上国内那么多不懂经济但很有良心的学者,再加上认为理所当然要分一杯羹的老百姓,这些人联合起来,要扳倒几个民营企业家不是不可能。扳倒几个做饼的事小,以后没人做饼事大。

联系前面那帖子,很快又感到不吐不快,索性另开一贴,略抒胸臆。

让我感到忧虑的,是论坛网友独立思考能力的普遍缺失。曾几何时,良心(人品)的好坏,取代了观点的是否深刻,逻辑的是否严密,我认为这正是网友(或者当今大学生)思考能力低下的表现。判断一个经济学家是否“合格”,有没有“为老百姓说话”竟成了重要甚至决定性标准。于是一批投机钻营之辈,纷纷自立牌坊,也才有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哗众取宠的机会。

回到郎言论本身,众所周知,信托责任是郎大教授近年来四处兜售的概念,颇能唬住部分惰于思考的人
我的问题很简单:难道西方国家的职业经理人天生就是道德高尚,一心只为股东利益的?我一向认为,凡事诉诸道德是最没技术含量的
关于褚时健,郎就知道民企不可以经营烟草,可他可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光云南省的烟草加工企业就上百家,为什么都是国企,其他国企没能做大,就红塔脱颖而出了?你该不会认为没有褚时健,红塔照样会取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辉煌吧?
关于海尔,就算海尔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来自政府政策和贷款各个方面的支持和优惠,可这些支持和优惠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又该如何界定?仅仅因为海尔获得的这些政府支持,就能否定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获得政府政策和信贷支持的国企(以及集体企业)当年又何止海尔一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大银行里数以万计的不良贷款,不正是政府支持的结果吗,那些企业,而今安在?那些厂长和经理,又有哪个站出来哪怕是口头上为企业破产道过谦?

GE做大做好了就是韦尔奇的功劳,1000万美元的年薪算少的了;海尔做大了就是政府支持的结果,张瑞敏你就该退休后拿800块人民币的退休工资?郎大教授,您是法官还是上帝?
郎咸平的走红,真是时代的悲哀,这个国家没出息的表现
没有人说国有企业做大了就百分之百变成了企业家私人的企业,李经纬有说健力宝就是他个人的吗?潘宁有声称科隆是他个人的吗?企业家(在政府支持下)把企业做大了,向政府提出回报,这有什么不对?要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世界上哪有这等好事?至于给企业家多少(股权)回报或激励,企业家可以和政府谈,可现在的局面是,谈都不能谈,眼睁睁的看着企业家心灰意懒(把企业做大了反正也没我份,我何苦操心?)和企业一天天衰败,企业家还得背着一个没有信托责任的骂名
一些优秀民族企业的衰落,难道没以郎咸平为代表的正义斗士功劳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3 20:55:48
好。虽晓得良言未必中听,然恐怕少听“郎言”为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 23:33:29
他学术方面在美国也应属二流了,挺好的财务专家。但其他方面貌似有点功利,不敢恭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00:12:09
说得好,要顶,朗的数据就是忽视中国现实,用美国的历史来生搬硬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00:45:23
中国政府机构职能过多,国企裙带关系严重,不是靠制度能够解决的,国退民进是不得已而为之。经济效果好坏的标准不是它服务于谁,而要看现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上这样做没有给中国带来冲击,反而盘活了国企,没看到全世界都对中国的未来乐观估计?我曾在一军工企业实习,这是曾经的行业老大,但现在老三了,我问了问什么会造成这样。他们说:由于有国家撑着,就不怕倒闭,以至于技术部门没有积极性研究,市场部门没积极性开拓,毕竟他们收入已经很稳定了,也达到基本要求了,就没有再往上跃的心态。当然,在这样的企业,什么人都能当领导。这就像中国楼市一样没技术含量,当你预期他会涨,谁还会投资其它的?当你预期企业不会倒闭,加上固定薪金制,谁还怕发不出粮?又有谁会那么傻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钱多了是给国家的,钱少了自己不会有影响。中国人有这么高尚能只讲付出不问回报吗?只有把这种温室破坏,才能有新的活力。自利行为不完全不合理,这是激励的本源,如果都那么高尚,企业就不需要激励了,也不会有什么激励制度,直接来个宗教式的奴化爱国制度好了。但这在大跃进就被证明是行不通的。郎咸平事实上有个假设,就是中国人是高尚的,应该来个好的制度来盘活国企,但这正是我们国家遇到的大问题,先解决腐败问题,才能自己盘活自己。从表面来看,是有很多可改进之处,但从内部实际情况来看,只能借助外力改进。这不是单纯的经济和企业治理问题,还有复杂的政治、伦理等利益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6:51:23
你们完全没有仔细理解郎的观点,他没有把国企,民企问题归咎于道德,而是一再强调要建立法制化的社会来约束各种经济行为,并且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执行机构。这才是郎教授一再强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