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幽默是一种智慧,无论是市井小唱还是阳春白雪式的幽默,都需要人迅速理解把握情景,发散思维,巧妙表达。这是一种情商加智商的综合表现,任何一点小闪失都会弄巧成拙,搞得象东施效颦。
生活中的我自认不是个特别具有幽默感的人,但在工作中,我曾经小试牛刀。没想到小小的“幽默”一下,不仅替我解了围,还让别人记住了我,算是不留神自我炒作了一下,说给大家听,权当笑料吧。
几年前,新上任的亚太区总裁来中国视察,他是个五十多岁的英国老头,顶着个秃瓢,异常严肃,据说很少人见到过他笑。中国区总裁周末在家请客吃饭,想拍下新老板的马屁。于是新总裁带着太太欣然赴宴,我们几个人也受邀作陪。这本是我最不喜欢的事情,周末和一群无聊人吃饭,故作姿态,不知道可聊什么,又不能不聊。于是我心不在焉,吃几口,说几句话,再发发短消息,无聊到了极点。正在那时,男友打电话给我。我顿时象找到救命稻草,说声“excuse me”便躲到一边泡电话粥。足足打了20分钟电话,还嫌不够,意犹未尽地回到餐桌旁。
中国区总裁见我回来,大概想调节下气氛,哈哈一笑对新老板说:“一定是无缺的男朋友……”一桌人大笑不已。我下意识辩解了一下说:“他正在出差呢……”当时我是所有人中最年轻,职位最低的一个,新总裁并不认识我。估计也是想让下属们见到自己比较放松的一面,他就顺着我的话说了下去:“不,不,无缺,他说不定就在楼下等你,手里还拿着花。他告诉你在外地出差,当然是为了给你个惊喜,他可以为了见你乘飞机从其他地方赶来……”他的话音未落,一桌人都笑了起来。总裁太太坐在我对面,也在笑。
于是我顺住老头的话说:“哎,真希望他的身边有您这样的高手指点,那样我也可以象您太太那样幸福。相信几十年来您都在给太太这样的惊喜……”老头一直绷着的脸一下子显得放松了,居然还流露出些又调皮又得意,又有些不知所措的尴尬神色,他太太在旁边捂着嘴笑。老头显然没料到我这个无名小辈居然敢拿他开涮,可他显然又很受用,特别是在他太太面前。他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他太太一直在笑,终于对我们说:“我的天,这是第一次Mike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老头显得又无奈,又开心,又意外,他的样子笑翻了一桌人。
我的随口一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顿饭的气氛后来变得很好,老头甚至还操起一把挂在墙上的吉他,表演了一把。我真的很惊讶,他的吉他弹得行云流水,几乎是专业水平。在那么严肃刻板的表面下,掩藏着如此生动鲜活的个性。我们都开始有点喜欢新总裁了。
老头就这么认识我了,而且印象极其深刻,估计这件事情也传到了英国总部。Mike在公司里以严肃出名,没想到在中国被个无名小辈涮了一把,还很受用,很多人对此都比较好奇,包括Mike的老板。以至于后来每次英国有高层总监过来,都想请熟人介绍一下谁是那个让Mike哑口无言的人。我也算是无意中自我炒作了一把,呵呵。
还有一件事情,也不知道能否算作自己“幽默”了一把。
一年多前我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晚餐一桌有十多个人,除了我全部来自欧洲,全部是男性。其中职位最高的是集团副总裁,一个五十多岁的法国老人。
这种晚餐对我来说很平常,几乎是家常便饭,谈些不痛不痒的话题,吃饱拉倒,那天应该也是这样。谁料想,饭桌上有个刚加入公司几个月的,某业务亚太地区总裁(法国人),估计是第一次和这么“高”职位的老板一起吃饭,因而急于表现,顾不上吃饭,滔滔不绝。
说了半天业务,才加入几个月,自然是牛头不对马嘴,好在是在饭桌上,大家就当成酒话,一笑而过。于是锋芒一转,开始谈大家都不了解的中国。因为是在欧洲开会,很多人从未去过中国,自然很认真地在听,全然忘记了他不过是个“山寨版”,正版的在一边没吱声呢。
大概为了显示他对上海历史的了解,他眉飞色舞地说起了上海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说在上海的殖民时代,那个地方是跑马场,还挂了个牌子,上面写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说完后哈哈大笑,说实在太荒唐了,怎么会有这样的牌子云云。
我觉得他简直是放肆至极,就算是在欧洲,就算是你们法国人的公司,你也该知道在这样国际性的会议和酒会上,尊重其他国家的人。他哈哈大笑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同桌的其他人都不太自然。集团副总裁更是很敏感地看了看我,眼神中有对我的抱歉。我很礼貌地对他笑了笑,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同桌的十几个人中,一半是法国人,其他有两三个英国人,还有意大利人,西班牙人等等。他发现中国话题没引起足够的“轰动”,于是又开始转到其他国家。从意大利人在欧洲的另类,到西班牙人的夜生活。同桌的人有时轻蔑地笑一笑,不做声。最后,这个法国人终于把矛头指向了老对头英国。要知道,法国和英国打了几百年,属于相看两生厌的情况。几个英国人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不咸不淡地对应着,没让法国人占着便宜。
我讨厌至极这个无礼愚蠢的法国人,觉得实在没必要因为在法国公司工作,有法国大老板在,就接受如此粗鲁无礼的言行。如果再不对他之前的出言不逊有所应对,作为在场的唯一中国人,我觉得内心有愧。虽然我的职位比他低得多,但并不代表我不能出言反击。
于是,当他又在滔滔不绝谈论英国人热衷的园艺,说英国人就喜欢把自己的花园都封闭起来,里面山清水秀而外面的人想看又看不到,完全是生长在小岛上的人的岛国情绪时,我不痛不痒地在后面接了一句:“人家当然要封起来,总不至于在花园门口挂个牌子,说法国人与狗不得入内吧?”
那个人笑了一半的嘴突然停在那里,而桌上其他人听了我的话,哈哈大笑起来。几个英国人还在那里对着我鼓掌,我若无其事地喝一口红酒,顺便敬一下给我鼓掌的英国同事。酒下肚后,我看了看副总裁,用眼神向他致歉,他微微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同桌的法国人,没有一个有异样的表情。或许在他们心里,也很讨厌这个不识大体的同胞,只是碍于情面不便出口罢了。
在紧张、不快、尴尬等等不利的状况下,发怒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试想如果我在那个法国人一提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时就出言反击,可能不一定能得到同桌其他人的认同,也很容易让自己与别人起冲突。而这种冲突的结果就是,该表达的没表达清楚,反而说了很多情绪化的语言,让自己显得不成熟。而一个不成熟的人的言行,有多少可靠度呢?当我在代表中国的时候,要显示出该有的冷静,抓住机会,体现国人的气度和睿智,
后来那个副总裁到中国访问时,点名让我在晚餐时与他同桌。说他曾经在欧洲与我共进过一次晚餐,让他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