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46 0
2017-11-03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古往今来,开门纳谏成为执政者决策的重要方式。现如今,ZF职能转变势在必行,服务型ZF就要求我们深入基层调研,掌握实情、听真话,从而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可费尽周折往往只是“好声一片”,鲜见批评,更少有真知灼见。
  我们应该看到,原汁原味的真话、真真切切的实情,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一旦“漂亮话”扎堆,问题被表象迷惑或掩盖,领导干部获得的信息就会失真,决策时往往自以为是,以至于出现决策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无论对于党的事业还是干部本人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

  “真话”听不到,表面上是因为群众不愿、不肯讲真话,可根源其实是在听者身上。毋庸讳言,现实生活中并非缺乏讲真话的人,往往缺少的是听真话的人,缺乏讲真话的氛围。少数领导干部不习惯于接受监督,不能正确对待批评或意见,有的还视批评为“作对”;少数干部表面上欢迎批评,而背地里却给提意见的人“小鞋”穿。长此以往,还有谁会提真诚的意见呢?
   “真话”讲出来,我们还必须真去听。各级领导干部要乐于听真话,不但要有开门纳谏的意愿,更要有容人之言的气度和闻过则喜的胸襟,听得进“逆耳忠言”。而尤为重要的是,要从源头抓起,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让讲真话、办实事者受到褒奖和重用,使讲假话、讲“漂亮话”之人受到惩戒,形成鼓励讲真话的良好导向。如此,何愁不形成议论风生、群策群力的喜人局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