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92 1
2009-11-06
产能过剩如何根治?(2009-10-31 08:26:17)

标签:财经 产能 产品市场 大股东 市场竞争 中国 股票  分类:学术界新观点

(本文发表在《证券市场周刊》2009年第40期)
内容简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学者张功富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作了研究,他的文章《产品市场竞争、大股东持股与企业过度投资——来自沪深工业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见中国金融学术研究网。
作者发现,由于产品市场竞争的清算威胁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理负面影响较小,因而大股东不会将抑制经理层过度投资的任务完全交给产品市场竞争来完成,而是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大股东将自我约束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增加持股比例,加强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从而有效地抑制经理层的过度投资。
点评最近几天,关于产能过剩的话题多了起来。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官员们强调中国产能过剩是长期产能积累的结果,跟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国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无关。另一方面,著名评论人士叶檀则高呼“请不要把产能过剩的罪过推到民企头上”。那么,产能过剩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
宏观层面的产能过剩在微观层面上就是企业的过度投资,因此,作者的这篇文章有助于我们找到中国产能过剩的真正原因。
在文章的“研究结论与政策性建议”部分,作者提出“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应根据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打击地方、部门或行业保护主义……以减少中国产品市场竞争中存在的竞争不足问题;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
作者之所以提出上述建议,是因为其研究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所在地区的政府干预越严重,企业的过度投资就会越严重。
但是,政府干预真的能减少么?怕是不乐观。叶檀女士认为,“在一些行业恰恰是诸侯经济、政府信用的支持导致了产能过剩的结果。拿钢铁行业为例,我国从2005年就开始呼吁淘汰钢铁落后产能,但成效如何呢?微不足道。国家最初对钢铁产能的淘汰标准是‘2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很多企业改建300立方米甚至更大的高炉以应对。按照《环球企业家》的报道,河北一家民营钢铁企业的高管称,这些超级高炉只有生产板钢类才能实现规模效应,而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重点行业公共设施、基础建设等产生的需求是建材类粗钢。结果就象我们现在看到的,从粗钢到高等级钢材一起过剩。”
有趣的是,作者在文章结尾呼吁“在竞争领域实行‘国退民进’政策的同时,应注意引入非国有大股东”,然而,近来我们却看到了不少“国进民退”的案例。其实,学者们大多喜欢根据经济规律作逻辑推理,如作者认为“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大股东为了避免因清算给自身带来的财富损失而有动机增加持股比例进一步强化对经理层过度投资的监督,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抑制经理层过度投资。”但现实生活中经济规律未必一定起作用,这在本文中也有所体现——“清算威胁对中国上市公司经理人效用的负面影响较小且可置信度低……中国的经理人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政府官员可以直接决定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任免,即使因为经理的‘懈怠’导致公司业绩不佳被ST,现任经理也可能采用各种方式……以避免受到被更换的处罚……”
对投资者来说,对政府干预较多的行业或地区,多加一份小心就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12 14:25:01
楼主就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学者张功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