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374 2
2009-11-06
古希腊文明失落了,古埃及文明失落了,古巴比伦文明失落了,古中国文明也只是体现在残垣断壁、故纸民谣之中。上个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东方社会主义文明的较量,似乎以西方文明占上风而走向新世纪。目前,我们可以肯定资本主义文明彻底战胜了封建文明。但是,人类获得幸福了么?我没有去过任何外国,但是,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中国内战还有战后各种区域性战争-如中东战争以及非洲的不安定,发展中国家的饥荒不断,差距拉大所引发的发达国家幸福指数的几十年不变甚至下降,这些事实却让我们反思:人类是否真的找到了: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答案似乎是否定的。那么,什么样的文明是人类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经济学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经济学史确实有许多大家探讨了这个问题。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是:最小的政府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但是,英国恰恰从那时候起开始了大量黑奴贩运和船炮殖民主义,资本的每个毛孔都是火与血,包括英美日等西方世界以国内的民主与自由(先不论国内的自由有多大)与对弱国的欺凌(不讲人权)形成剧烈反差。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下诞生了前苏联的斯大林主义以及美苏的冷战,中国还是回到了世贸组织这个市场经济的大家庭(物质财富的极大丰裕与两极分化、官僚腐败、环境污染同样“成绩”显著)。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两个经济学祖师爷的理论似乎没有帮助我们找到人类幸福的康庄大道。我们当代经济学人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阿罗不可能定理告诉我们少数服从多数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最优决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全民选举似乎能实现帕累托最有但成本太高且还要求每个人没有机会主义,极权政治更是极端的腐败-敲夺天下骨髓为一己之私。博弈论似乎证明,长期博弈可以解决囚徒困境,但是行为经济又说人似乎对近期效用赋予更大的贴现因子-凯恩斯说,长期里我们都死了。那么,经济学的答案在哪里呢?我认为,以经济学从经济人做假设推出的任何制度设计都不能回答我的问题,反而证明了:只有经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为人民服务的佛,才能实现人类幸福--我认为,这是经济学众多悖论中的最大悖论。如果有学者能从经济学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翘首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7 09:56:02
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就是便宜的意思。学当然就是学问、学术的意思。经济学,当然就是研究怎么占便宜的学问。

贩卖黑奴,如果将其视为商业行为,就容易理解了,首先,贩卖者,为当地减低了人口负担,为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机会,为自己创造了财富,为自己的国家尽了义务(交税)。虽然需要成本,但是与其能够创造出来的财富相比较,微乎其微,在在都显示出,这是一个占便宜的买卖。正所谓,利之所在,趋之若鹜。

殖民主义,如果也看做是商业行为,英国人把自己的罪犯,全移民去了澳大利亚,那也是占了便宜的大买卖。这些罪犯,留在本土,要修监狱,增加狱卒,还要养活他们,花纳税人的钱,养活罪犯一辈子,对纳税人,对遵纪守法的人来说,实在不公平,现在有人提出说只要有犯人可付出一笔钱,就可以去澳大利亚,并还他自由,政府减轻了负担,并增加收入,罪犯重获自由,何乐而不为?这是个便宜买卖。不搞殖民主义,怎么甩包袱?

强国欺凌弱国,很明显,也是占便宜的学问。

所以,这个世界,只要有可以占便宜的地方,就有经济学存在的空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9 12:08:55
本人最近拜读了韦森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觉得韦森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关于伦理道德的探讨较好的回答了我的问题。但是,我仍然迷惑:难道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种种灾难一定是:“针锋相对”策略付出的代价么?这种代价是否哪天突然变成人类自身毁灭的事件-例如民族冲突引发核战争。我也迷惑:市场经济的“针锋相对”导致的科技进步产生的诸于“温室效用”等危害是否会导致人类慢性自杀?因此,韦森的总结与分析虽然较好的回答了我的问题,但是,仍然留有不可预测的人类种族灭绝的风险。有没有更好的设计呢(即:既能消弭过程中痛苦又肯定能让人类达到永恒幸福彼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